“主公。”
許攸行色匆匆,進了冀州州府之後,很快就得到了袁紹的接見。
一見面,許攸就將手中的軍情奉上。
袁紹也不多話,接過之後就翻閱了起來,看著看著,眉頭不禁就聚攏了起來:“兗州兵馬未有調動,反而河南的兵馬卻調往關中了?”
“正是。”
許攸重重頷首,袁紹好分權,麾下有沮授這等權臣就已經夠頭疼的了,他自然不想再培養出新的權臣來。故此,他麾下的各個方面都有不同勢力摻和。比如情報,就由許攸、郭圖、沮授三方負責,各有牽制。
許攸負責中原方向,郭圖負責青徐方向,而沮授則是負責河北方向。
曹軍先前的排程,許攸就已經向袁紹通報過了,只是當時摸不清楚曹操到底想幹嘛,況且曹操調集的大多都是雜牌藩屬軍,因此袁紹也沒有輕舉妄動。
畢竟對於如今的袁曹來說,小打小鬧根本毫無意義了。
袁紹又接著問道:“漢中那邊情況怎麼樣?”
許攸搖了搖頭:“很難,關中凋敝,僅有的商隊背後都有人,我們在河南雖然有合作者,可到了白馬塞之後也沒法繼續南下,只能轉道沔陽去南鄭,之後就得打道回府了。”
袁紹身邊智謀之士眾多,雖然情報上有缺陷,但眾人卻都一致認為曹操此番大動干戈,很可能是拿下漢中,想要繼續爭奪蜀地了。
只是猜測歸猜測,還是需要能有實際證據來作證。但如今天下大亂之後,各地的商隊數量顯著下降,而規模則成倍增加,背後都是各方勢力中頂尖計程車族豪強做後臺。
就好比在河北,袁家、審家、甄家等勢力撐腰的商隊就佔了對外貿易的七成份額,剩下的三成則由十幾家分享。而這些家族全是袁紹的心腹嫡系,否則根本分潤不到入場券。
曹操那邊也是如此,曹家、荀家、夏侯家等勢力支援的商隊佔了主要的貿易份額。至於劉家,那就更誇張了,劉家的商隊幾乎壟斷了對外貿易的所有份額。
沒有入場券你自然也可以組建商隊,只是你這商隊能走多遠,那可就不好說了。
這些商隊明面上是專司貿易往來,買進販出的活計,可背地裡哪一家的商隊都會帶上些諜報細作的工作,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只是越來越嚴苛的貿易環境,以及到處阻斷的道路,使得諜報系統的工作自然是日益艱難。
就好比這一次,許攸麾下的細作透過與河南士族的河南,混入了商隊之中前往漢中,可到了漢中之後,卻完全沒法繼續南下,同時又沒法在短時間內收買漢中的權貴,因此也就收集不到蜀中的情報。
看見袁紹神色不虞,許攸趕忙補充道:“不過以曹軍排程的兵力來看,對手應該是益州的劉季玉。否則南陽、潁川,兗州都不會如此平靜。”
袁紹緩緩點頭,他也是如此考量的,只是袁紹還是問道:“那為何孟德如今又調動了河內駐軍,須知這可是他的嫡系部曲,戰力強悍。孟德將他們放在河南,顯然是打著馳援四方的主意,蜀中到底是發生了何等重要之事,竟然能迫得他不得不如此行事?”
對此,許攸也是相當不解,只能猜測道:“主公,孟德此舉,無非兩個原因。”
袁紹抬頭看向許攸:“子遠有何高見?”
許攸回道:“無非是大勝或是大敗。若是大勝之下,孟德自然欲鯨吞益州十一郡國,故此增兵,欲儘快畢其功。否則便是遭遇大敗,蜀中告急,孟德不得不抽調精銳前去救急。”
袁紹贊同的點了點頭,他也是如此判斷的,只是他還有個猜測:“子遠,你覺得劉子升可或會入蜀?”
許攸一聽,頓時搖起了頭:“應不可能。”
袁紹追問道:“何也?”
許攸認真分析道:“主公,益州乃是天府之國,秦得巴蜀以吞六國,漢據兩川而並天下,此乃天下共知之事,可為何唯有秦漢能得之?無他,乃是地利也。秦、漢皆有漢中後方能入蜀。劉子升固然氣候已成,然其居於大江之下,即便水軍龐大,焉能逆流而伐?”
袁紹聽罷,大為歎服,深以為然。
畢竟在桓溫之前,巴蜀的掌控幾乎都是來自於漢中,秦皇也好,漢高也罷,都是得漢中才有巴蜀。
楚國最強盛時,率先稱王,帶甲百萬,幅員千里,整個江漢平原皆是楚國之地,但他從來都不曾真正掌控過巴蜀。
即便強大如楚國都不行,那更遑論其他時期了。
唯有東漢時期,征討公孫蜀國時,是採用了多線征討,水路並進的方式。岑彭與吳漢表現的都相當優秀,攻破三峽,兵克江州,但這卻是以天下征伐一州之地,並不足以推翻許攸的意見。
末了,許攸還補充了一句:“更何況,若是劉子升真涉足蜀中,孟德安敢如此調兵?”
袁紹哈哈大笑起來,大為贊同。
曹劉如果爭奪益州,那兗州、豫州、南陽長達數千裡的邊境線上緣何會如此平靜?
雙方就連摩擦都沒有,曹操甚至還敢大規模抽調兵馬,這也太不把劉封放在眼裡了吧?
事實上會有這樣神奇的一幕,也是多重原因導致的,而且曹操也絕非袁紹所想的那般毫無防備。
一來曹劉結盟已經日久,尤其是軍事分界線上,雙方已經互信很深,邊境兵力始終很少,貿然增兵,必然會引發動盪,破壞互信,對於弱勢一方的曹氏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因此,曹操採取的應對手段便是放棄外圍,死保核心這八個字。
其中的道理相當簡單,那就是如果劉氏翻臉,那我外圍本來就守不住,反而兵力都集中在核心區域,既有效儲存了兵力,也大大提升保住核心區域的機率。如果劉氏不翻臉,那我外圍不需要增兵一樣能守住,血賺不虧。
除了這兩個好處外,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在大勢上還繼續維持了曹劉和睦的假象,以恐嚇袁紹不能輕舉妄動。
同時,曹劉雖然在蜀中撕破臉了,一再增兵,但兩家爭奪第三方領土也是常有的事情,如果雙方都心有默契的將戰事控制在第三方領土中,那真未必會破壞盟約。包括曹操在內,如今都是這麼期望的,如果劉封願意以益州為代價放過曹昂的話,曹操做夢都能笑醒。
聽完許攸的分析,袁紹也就熄了動兵的心思,畢竟休養生息的計劃都進行到末尾了,倉促舉兵卻沒有目標,徒自打亂自家計劃,實不可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