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如果不肯隨同他們一起撤離成都,那事情就未必能那麼圓滿了。
只是這個問題在座諸人都想到了,卻沒有一個開口,顯然是司馬懿的地位在眾人心目中大為提升,在場諸人都不想與之交惡。
當然,以曹仁,曹純等人的性格,他們也不會因私廢公,此刻他們也在等曹昂的反應。若是曹昂一直想不到這點,他們自然也會想方設法提醒對方。
好在曹昂能力也很強,很快就反應到了這一點。
不過看見眾人都沒有發言,曹昂有些不解。
“仲達,只是劉益州不知是否肯答應與我們同進同退,若是其顧念成都百姓,不肯離開,屆時又該如何?”
強自壓下心中的疑惑,曹昂說出顧慮,詢問起司馬懿有何辦法。
司馬懿則豎起兩根手指:“臣有上下兩策。”
“哦!?”
曹昂大喜,在他看來這無疑是一個極為難以解決的困難,卻沒想到司馬懿不但有辦法,而且還有兩個辦法。
“願聞其詳!”
司馬懿豎起食指道:“第一條方法乃是收買龐羲等人。如今成都之中,東州兵馬與蜀地兵馬矛盾不小,而劉璋則居於其中左右逢源。東州人大多為關中、南陽寓客,其故鄉皆在朝廷治下,必久懷歸鄉之情,正合我等遊說彼等。”
曹昂、曹仁、曹純等對視一眼,俱是緩緩點頭,覺得司馬懿所言甚為有理。
“一旦龐羲等人願意東歸,失去東州人馬的支援,劉益州必不能安枕。”
司馬懿說到這裡露出一絲自得的笑意,顯然是對這種操控人心,把握他人命運的感覺極為享受。
司馬懿最後肯定道:“益州兵馬中,張任,劉璝,冷苞等眾將對劉益州死心塌地,雖是益州人,卻愚忠劉季玉。只消說動了劉益州東歸,張任等人即便心中反對,只要劉益州下定決心,彼等也終究會帶兵追隨。”
曹昂合掌讚道:“仲達真神機妙算也。”
司馬懿謙遜一笑,推辭道:“主公過譽了,其實此法亦有弊端。因要照顧劉益州及益州諸將的感受,恐難在成都城中徵集糧草了。”
曹昂等人俱是頷首,曹仁更是笑道:“仲達此計,定然是上策。”
司馬懿拱手道:“厲鋒睿智,當真是瞞不過您的慧眼。”
曹仁哈哈大笑起來。
有了司馬懿的可行之計,絕境局面也有反轉之態,眾人原本緊張憂心的情緒也大有好轉。
曹休湊趣的追問道:“仲達,不知汝之下策為何物?”
司馬懿也不推辭,當即繼續說道:“下策便是我軍單獨撤離成都,只是在撤離成都之前,先將成都城中的糧草倉儲盡數燒了。”
這成都城中的糧食全部燒光,但凡左將軍接管的慢一點,可就很容易餓死人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可不像後世百姓,大部分城市百姓的家中存糧都不多,好一點的一月採購一次,差一點的一週採購一次,甚至有許多底層百姓家中都無隔夜糧。能存有較多糧食的只有農民,準確的說是大小地主和自由農。
嘶……
四曹並楊修皆是倒抽一口冷氣,可見司馬懿此計的陰毒冷酷。
不過曹仁很快就回過味來,畢竟他可是跟著曹操在兗州死人堆裡滾出來的,最艱難的時候,大家可都是啃過程昱家肉乾的。
如今司馬懿這計雖毒辣,卻當真十分實用,曹仁大聲讚歎起來:“此真妙計也。”
司馬懿卻是搖著腦袋道:“此計乃是下策,若非劉璋堅決不肯東歸,又遊說龐羲、吳懿兄弟、費觀失敗,斷不宜行此計。”
四曹和楊修皆是點頭贊同,明白司馬懿未盡之意。
雖然司馬懿說的是若非必要,不可實行。可這話反過來說,不正是若有必要,當可實行嗎?
眾人商定計策之後,開始安排分工。
曹仁負責接觸黃權,司馬懿、楊修則負責接觸東州派首腦,而曹純、曹休則負責接觸益州派將軍。
至於劉璋,則由曹昂親自去勸說。
眾人分工完後,立刻將信使軟禁起來,嚴密封鎖訊息外洩,同時還給李整、雒城、綿竹等守將盡數送去訊息,讓他們封鎖道路,嚴禁潰兵西來。
雖然這些舉動未必能夠完全封鎖住訊息,畢竟成都乃是平原,田間小道多不勝數,以曹軍留在後方的兵力實在是做不到全盤掌控的地步。只是這些訊息能封鎖多久,自然是封鎖的越久越好了。
只要給曹昂他們爭取來足夠的時間用來說服劉璋即可。
“主公,如今當從速行事。”
當商量到什麼時候開始行動時,曹昂本打算先緩上幾天,做些準備再行動。
可司馬懿卻勸說他最好今日就去,原因很簡單,因為後方生變的訊息可不僅僅只有他們能知道。
四曹和楊修俱是醒覺過來,意識到司馬懿所言不錯。作為戰勝方的左幕軍很可能也要收到訊息了,甚至可能對方已經收到捷報了。
若是讓左幕軍先聲奪人,讓劉璋提前知道了這些訊息,必然會給曹昂說服劉璋增加額外的難度。
曹昂這下子可真坐不住了,當即派人前去州府通報劉璋,請求接見,而他自己則和曹仁、司馬懿、楊修等人在書房之中,商量起該如何說服劉璋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