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崇禎擺爛怎麼了?!

第52章 局勢大好,大明朝復興在即

錦衣衛數萬人,其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工匠。朱由檢讓其中的泥瓦匠開始在皇城範圍內修建幾個大型糧倉。此前,內帑的儲備以金銀為主,皇莊產出的糧食一般也會賣出換成金銀。從現在開始,朱由檢不允許皇莊賣糧,所收糧食一律存入皇城糧倉。

他還讓戶部尚書畢自嚴改革稅制度,在不會對朝廷造成大的動盪的前提下,儘量把折色改回實物稅,增加南糧北運的體量。

如今的南方糧食價格很賤,甚至已經達到了穀賤傷農的地步,多吸納南方的糧食對於南方的百姓反而是有好處的。

然而畢自嚴卻提醒他,九邊曾經出現過因為朝廷發糧而不發銀而鬧兵變的事件,他希望皇帝謹慎。

朱由檢卻選擇了一意孤行,因為他知道,即使現在大家不理解他的操作,在以後也會明白他才是對的。

一場持續十幾年的、席捲整個北方的特大旱災已經降臨了,但是身處這場大災難的人們還沒有驚覺。

無論是百姓,還是朝廷的大臣,都以為這只不過是與以往一樣的偶爾會出現的災年,還在按照以往的處理方式,總以為只要撐過一年半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但是,好不起來了。

現在就已經是未來這幾十年最好的時候了,災難哪怕在改朝換代以後都還在持續。只是滿清可以透過肆無忌憚的屠殺緩解其本民族的生存壓力而已,這種手段大明可學不來。

年末,西南再傳捷報,叛亂土司安邦彥授首,川黔境內傳檄而定,所有被佔領城市皆已光復,這場幾乎持續了整個天啟年的大叛亂終於是塵埃落地。

其實,奢安之亂與努爾哈赤的反叛是很相似的,叛亂初期,他們也強迫漢民剃髮易服,同樣的聲勢浩大,勢不可擋,安奢叛軍一度攻陷了貴陽,包圍了成都。

當時的成都守軍只有兩千人,若不是時任四川布政使朱燮元與石柱土司秦良玉力挽狂瀾,成都恐怕已經淪陷,而奢崇明割據建國的想法恐怕會成真。

這場叛亂波及川、黔、雲、桂四省,死傷百餘萬,整個西南和東南的部分稅收都投入進去了,雖然朱由檢到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場叛亂為什麼提前了三年就被平定了,他感覺自己都沒有做什麼,甚至對西南都沒有投入太大的關注,但西南的平定對於他應對接下來的劇變是非常有意義的。

平定了西南叛亂以後,朝廷的稅收情況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可以調集南兵北上,不至於每次對戰建奴都以少打多,兵力捉襟見肘。

朱由檢大肆讚揚了五省總督朱燮元,加其少保銜,賜與黃金田宅。並且囑咐他,接下來對於土司的政策應當以安撫為主,不要過度刺激。

第二大功臣秦良玉也被加封至侯爵,正式成為大明忠貞侯秦良玉。

朱由檢想見見這兩位,於是讓他們在過完年後進京朝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