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崇禎擺爛怎麼了?!

第207章 儒家的終極夢想:立德 立功 立言

也就是朱由檢好脾氣,沒有把他一棍子掄死,讓他在鴻臚寺掛個職,然後丟去大草原吃沙子,出使各部落。

如今大明遍地烽火,看著很危急,實際上比起建奴入侵,根本就不算什麼。這些入侵的蒙古部落,一般就幾百、幾千人,人數過萬的都少。

而且就算過萬了,對於大明來說也不算什麼,畢竟他們的素質比起建奴來說,實在是差得太遠了,地方駐軍自己就能搞定。

所以朱由檢派熊文燦去去問問他們:到底怎麼過不下去了,非要跑來南邊打草谷,能不能商量一下,雙方做點買賣,想辦法活命。

沒有東西跟大明交換,也可以當大明僱傭軍啊,大明同工同酬,童叟無欺啊!不要打來打去的,誰都不好過,這麼菜,就不要來找死了!

南邊的這些個小土司就更搞笑了,生活在這種地方的漢人也不是好脾氣的,不然憑什麼好地方都讓漢人佔了,而他們只能躲在山溝溝裡呢?

很多時候,他們作亂直接被地方宗族、官府衙役就給平定了,畢竟最大的兩夥人,奢崇明、安邦彥所部已經被一鍋端了,但凡有點實力的亂賊,也被他們吸納,然後給他們陪葬了。

現在西南最牛逼的私人武裝勢力就是石柱土司,要是連秦良玉都叛亂了,那麼朱由檢不應該質疑老太太,而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了。總之,現在大明最大的危急就是鄭芝龍這夥人,其他的只是些許小亂,不足為慮。

要是鄭芝龍執意造反,朝廷還真拿不下他,他們就相當於海上的建奴。就算朝廷可以頂著巨大的壓力,拼盡全力把他們擊敗了,也很難把他們逮住,畢竟大海太大了,比茫茫草原還大。

鄭芝龍的窩點又多,臺灣、日本、東南亞甚至是歐洲,都可能成為他容身之地。而且在鄭芝龍做大的時候,他聯合朝廷去收拾西班牙等國的殖民軍隊,要是他捱了朝廷的胖揍,未必會不投降西方,成為歐洲列強的買辦和帶路黨。

到時候朝廷要面對的局面還要更加的複雜。在大明無敵艦隊出來之前,最好還是能不打就不打,水師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維持北方海域的絕對霸權地位,形成對建奴的降維打擊,大明水師是唯一可以穩穩碾壓建奴的軍種了。

在大明進步的同時,建奴也是不甘落後的,為了應對大明的火器,他們將盾車改良,並大規模應用到戰場上,未來他們未必不會發展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車營,畢竟他們是個漁獵民族,不是純粹的遊牧民族,現在也正在走封建化程序,同時發展農耕產業。

建奴的地盤不僅僅是遼東,更北方和漠南蒙古很大一部分都是建奴的地盤,朝鮮這個超級大血包也還在他的手中。最近朝鮮國主李倧上躥下跳,之前朝廷說沒有能耐幫他收復失地,現在朝廷打了大勝仗,總沒有理由推脫了吧?

朱由檢雖然很同情李倧,並且勉為其難答應納一個朝鮮妃子,但是在保護自己遼南的地盤和好心幫助朝鮮之間,朱由檢還是選擇了前者。

朱由檢安慰李倧,不要急,朝鮮永遠都是你的,有朝一日大明一定會幫助你收復故土的,至於這個“有朝一日”是什麼時候,就難說了,沒準要等到滅掉建奴,朝鮮變成無主之地的時候吧,希望李倧有生之年能夠等到這一天。

此次危機事件之中,只有陳繼盛平安落地,朱由檢只是把他的戰報給退了回去,讓他如實上報,再有弄虛作假,這軍功就不給他兌現了,也沒有罵他,很多話不必說,他心裡也能想明白。

當初啟用袁崇煥,就是因為人才不夠,只能抓他來頂數。現在福建兩巨頭都調走了,要安排合適的接手人員,卻讓朱由檢有些犯難。很顯然,他是有收集癖的,恨不得把所有人才都放到自己的身邊,只是現實情況不允許而已。

縱觀他用人,不難看出,他一直都只不過是在拆東牆補西牆而已。

朱由檢再次想到了王在晉,王在晉的軍事理論不是大學教的,他的著作《三朝遼事實錄》《海防纂要》都非常有水平,甚至狂妄點,他都可以去碰瓷孫武了,畢竟《孫子兵法》只是個總綱,而他寫的東西要更加詳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