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發現自己權力越來越大了,但他還算剋制。一方面是對自我的約束,還有也是要給臣下留幾分面子,防止他們恐慌叛逆,集體聯合起來對抗皇帝。
他不能指誰誰死,這樣隨意殺人,但也差不太多了,想要殺人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比如錢謙益,就是被他做了局,當然這跟他自己也有很大的關係,朱由檢又沒有摁著他的頭讓他受賄。
貪汙案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一共辦下了四起,都是隻誅惡首,不行牽連。
第一個挨刀的是協理京營戎政李春燁,拿下他以後,皇帝讓英國公開始著手整頓京營;
第二個倒黴蛋是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僉事許顯純,結果就是皇帝把北鎮撫司提督指揮換成了自己的人,錦衣衛從他們養的狗,重新變成了皇帝的刀。雖然這把刀還是鏽跡斑斑,不怎麼鋒利,但好歹讓皇帝給握住了刀把子;
第三個倒黴蛋是漕運總督崔文升,殺他是因為他螳臂擋車,連皇帝的糧道都敢堵,死有餘辜。
但殺錢謙益,大家就完全看不明白了,一個小小的太子府少詹事,有什麼值得皇帝大費周章去把他弄死的?!難道…太子?!
於是禮部尚書舊事重提,讓皇帝給皇長子取名字,以試探皇帝的口風。明代皇子一般百日取名,到現在都已經週歲了還沒有名字,加上皇后又無子,難免讓人浮想聯翩,鬧不好又是一次國本之爭。
皇帝要麼早夭,要麼無後,每次易代都是一次大清洗,沒人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這次清洗之中活下來,每個人都生活在恐懼之中,圖謀自保都困難,哪裡還有心思做事?
相比之下,今上既沒有清洗舊黨,也不排斥新人,雖然也踹了好幾個老臣,但也給他們留了幾分體面。事情就害怕比較,他們覺得今上已經很夠意思了,雖然時不時抽風一下,但總好過中風啊。
朱由檢也知道他們下注的臭毛病又犯了,但只要他身體沒有出什麼大問題,在皇子們十六歲之前,他是不會讓他們跟大臣過多接觸的。想洗腦皇儲?!他偏不給這些人機會!
“按照字輩和偏旁規則,皇長子就叫做朱慈焱吧。”朱由檢回應道。
“焱?!”《說文解字》“焱”釋為“火華也。“火華”即火花之意。從三火,凡焱之屬皆從焱。”來宗道想來想去,也沒想出這個字有什麼特別的,試探失敗!
看來皇帝並不願意太早定下皇儲的人選,這也能夠理解,一般皇帝沒有子嗣之憂,聖體安康的時候,是不會急著立太子的。
而且皇后只是沒有生兒子,不是無所出,這區別還是非常大的,畢竟大明妖魔鬼怪太多了,皇后不下崽的情況也不罕見,這時候大臣們一般會勸說皇帝給皇后過繼一個兒子。
皇儲的矛盾還沒有產生,所以君臣雙方只是淺談了一下。朱由檢登基倉促,還有很多手尾沒有解決呢,比如說帝陵的建設問題,工部又找皇帝要經費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