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自春夏起,大旱不雨,赤地千里,河流斷流,農田乾裂,秋糧播種後因缺水難以生長。
陝西延安府秋無收,民掘草根、剝樹皮為食,餓殍遍野。蝗蝻自西來,蔽日遮天,禾苗殆盡;山西大同府,鬥米價銀三錢,人相食。
由於京畿百姓家畜多為建奴所掠,朝廷調集耕牛困難,只得讓淘汰下來的戰馬拉犁,沒有租到牛馬的百姓甚至只能以人力拉犁,累死病死者不可計數。
然而,京畿地區同樣受旱災影響,秋收僅為常年的三成左右,百姓辛苦一年,看著這顆粒稀疏的作物,只能欲哭無淚。糧食減產又導致了市場恐慌,糧價飛漲,好不容易降下來的糧食價格又竄到了每石一兩銀子以上,並且仍在上漲。
與此同時,蒙古土默特部撕毀盟誓南下劫掠,延綏防線形同虛設,北虜一直突襲到了西安城下;察哈爾部趁著大同鎮兵力空虛襲擊大同軍堡,破關牆一處、小型軍堡三個,搶走三萬石糧食自西而去。
西面,林丹汗重新出現在大明的視野之中,他在與西海蒙古鬥爭之中落敗,率領萬餘部眾南下,被孫承宗率兵擊潰,林丹汗中彈,當場戰死,剩餘七千部眾跪降。孫承宗養不起這麼多人,又下不定決心將他們屠殺。
西南,白桿兵抽離的惡果浮現了。雲貴川等邊界地帶由於管理界限模糊,三方官吏、衛所相互推諉,又發生了零星的土司叛亂事件。
但這事比較奇怪,當地的土司是萬萬不敢承認自己造反的,堅稱自己是大明忠臣,作亂的只是山林裡的野人,不是他們土司部落的人。秦良玉趁機上奏要求返鄉,考慮到西南確實需要一根定海神針,朱由檢於是批准了她的訴求。
秦良玉收拾好朝廷出具的給她丈夫平反的文書,拉上大量的賞賜和在京士兵給家裡面寄的錢財書信,帶兵浩浩蕩蕩地回去了。
朱由檢雁過拔毛,還是留下了三千白桿兵,作為獨立一營納入京營的編制,暫時由馬祥麟的媳婦張鳳儀帶領。自打秦良玉橫空出世,女將也變得沒有那麼難以接受了。
秦良玉返程沒有搭船,走的是秦漢古驛道,從陝西路過,然後走古蜀道回家,路上順便支援一下洪承疇,幫他收拾一下不成氣候的土默特部的牧民。
之所以不走海路,是由於海上也不太平了:蘇州府崇明縣六月遇大潮颶風,七月又遭大潮,八月還連續遭遇三次海嘯,淹死百姓千餘人,鹹潮損壞莊稼,半個縣顆粒無收,秋天海上運兵的風險太大了。
並且,袁崇煥無法無天的性格終究還是捅出了簍子。鄭芝龍一開始是想用錢財來賄賂袁崇煥,好讓他行個方便,結果袁崇煥眼皮子哪有那麼淺,覺得他就是打發要飯的。
於是,鄭芝龍派遣自己的弟弟鄭鴻逵扮作海盜襲擊了福建水師。然而,被袁崇煥大力輸血了一年多的福建水師已經不是吳下阿蒙,總兵官陳繼盛也並非等閒之輩,雖然是被偷襲,仍舊指揮若定,雙方數百條船在舟山海域進行了一場大戰。
這本來只是鄭芝龍為了敲打、逼迫袁崇煥服軟的一次行動,豈料鄭鴻逵平時囂張慣了。此前他們大敗俞諮皋、又將朝廷水師堵在港口的經歷,讓他極其看不起官軍水師;而他哥受招安的舉動,也讓他感到不滿。
朝廷包藏禍心,招安鄭芝龍的時候,給他的是總兵官的高位,但對於他的那些手下,卻連個偏將都不肯給,只給了幾個千戶、百戶的職位糊弄他們,總兵是營兵的編制,千戶是衛所的編制,這是純純的不安好心。
雖然鄭芝龍不斷地想表舉自己的手下,奈何相關奏疏都被朱由檢拿來“煲粥”了。招安是一回事,給個臺灣島給鄭芝龍,是因為那地本來就不是朝廷實控的;但要給這群海盜發俸祿?沒門!除非鄭芝龍捨得把自己的寶貝兒子送進宮來,給他兒子做伴讀。
明知道是朝廷挑撥離間之計,鄭芝龍卻無可奈何,沒辦法,他只能繼續用他原本的那一套來稱呼自己的手下。這下情況就更怪異了,其他人都是什麼船主、先鋒,到他這裡就“總兵大人”了,那他們到底還是不是一夥的?
鄭鴻逵不去管朝廷是怎麼想的,只覺得朝廷也忒摳門了:他大哥應該封王,而他們也能撈幾個世侯噹噹才對。結果朝廷一不給實利,二不給名頭,那麼他們招安的意義何在?還不如當海盜那會兒自在呢!
至少那時候他們想打官軍隨便打,不必顧及朝廷的顏面,綁票行業也是他們船隊的支柱產業,現在也都搞不了了!他哥讓他給官軍來下狠的,結果他狠過了頭,他想把新建起來的福建水師整個吃掉!
起初,鄭鴻逵佔了偷襲的便宜,擊沉了福建水師的幾艘大鳥船,直到最後雙方罷戰,也還是官軍水師的損失更大。但問題是,鄭鴻逵太輕視官軍了,他旗艦打頭陣,突入了福建水師陣中,然後他還敢跳幫,結果就被陳繼盛錘得連他媽都不認識。
陳繼盛玩艦炮確實生手,但若論肉搏,他們這群人可是拿著劣勢裝備、並且人數不佔優的情況下,都能跟建奴打得有來有回的,這些個東南“白斬雞”也敢跟他們玩肉搏?若不是陳繼盛關鍵時刻說要俘虜,鄭鴻逵怕是要被剁成肉醬了。
失陷了頭目之後,鄭鴻逵的隊友很好地發揮了“海盜風度”,一窩蜂散掉了,壓根就沒有來營救他的想法。這跟建奴就很不同,建奴是繼承了部分猛安謀剋制度的,下面的人壓根不敢拋棄自己的頭目。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大明還要依靠錢來維持軍紀,而建奴則走向另一面,是依靠殘酷的軍紀來維持他們的高組織度的。若非明軍還佔了個“保家衛國”的情懷影響,那韌性是真的比不過建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