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
定遠、西城交界。
劉禪率領麋威、趙廣、姜維等小將及三百餘虎騎,經過十餘日跋涉,終於在走出漢水狹道後望見了一支護糧東進的漢軍。
眼前豁然開朗。
北面一處狹窄的山谷谷口,一條石溪匯入西城盆地的漢水當中。
“陛下,此處便是子午谷了!”
眾將當中,唯一熟知漢中地形的趙廣往北一指。
劉禪這才停下馬來,順勢一望。
所謂子午谷,因其北口正好處於長安中軸的子午線上,又因其大致是筆直的南北走向,故而得名。
其北口曰子口,南口曰午口。
一開始,劉禪是打算從子午谷直入漢中的。
因為這是溝通關中、漢中最短的一條路,僅有三百餘里。
但最後被一眾文武勸阻。
都說子午谷地勢險峻,惡劣異常,沿途多是陡崖峭壁,三百里間,沒有幾段完好的棧道,大漢也沒有修復此間棧道。
一個不慎,就會掉入百丈懸崖,粉身碎骨。
大漢奪下長安之後,坐鎮漢中的向朗就曾遣使者自子午谷送報,結果杳無音信。
朝廷發信漢中,問向朗為何沒有按時每半月向長安呈送一次訊息,向朗才知道原來信使失蹤了。
西城盆地,與劉禪水淹曹真的斜谷地形很像,南北俱是高山險峰,至寬處不過五六里,極窄處二三百步者有之。
只是據趙廣說,西城盆地東西長一百五十餘里。
現在天色已晚,大約還要五六日才能到達西城腳下。
因為一旦深入西城盆地,劉禪這個天子的安危就得不到保障了,所以不能再率兩百餘騎就孤軍深入,必須與糧隊一起東進。
在孟達被斬首後,大漢部署在子午谷,負責扼守西城盆地西口的漢將鄭他、姚靜二將,並率其部眾七千餘人降了司馬懿。
鄭、姚二姓,俱是西城盆地上經營數百年的豪強大宗,其勢力僅次於西城、上庸之間的申氏。
趙雲近日遣信使通稟,此二姓見漢軍過境,已向漢請罪獻降。
但鄭他、姚靜二將,及其父母妻子已被司馬懿安排到了上庸、房陵。
由於時間緊迫,趙雲沒工夫計較他們所言有幾分真假。
只勒令二姓遣諸子入質,其後便率軍往東去了。
所以請天子進入盆地後務必小心謹慎,蠢蠢欲動的,未必只有姚、鄭二姓。
負責運糧的廣漢都尉張嶷,並不知曉天子竟會親至,所以見到龍驤中郎將趙廣向他出示天子信物時,整個人大吃一驚。
“末將廣漢都尉張嶷,見過陛下!”
漢水之畔,張嶷率領一眾隨軍文武恭恭敬敬向天子行禮。
此間文武位卑職輕,沒有一人見過大漢天子,也沒有一人敢想,竟能在此間面見大漢天子。
劉禪聽到張嶷自報其名,微微有些驚訝,徐徐出言相問:
“君便是廣漢尉張伯岐?
“朕親征至五丈原後,聞廣漢、綿竹二郡,有山賊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君其將兵討之,不過旬日平定。
“廣漢乃大漢北伐要道,君有大功於國,朕本欲在歸蜀後往廣漢召君相見,不曾想會在此處見君。”
溝通蜀中、漢中糧道的西漢水,以及劍門關、葭萌關,就在廣漢郡內。
所謂的山賊,事實上未必真是山賊,而是那些想趁劉禪不在蜀中時隔絕蜀道之人的棋子。
張嶷舉兵討伐,擔憂那些山賊如鳥散,難以擒斬,於是詐與和親,約定時間,置酒高會。
酒至半酣時,張嶷身率左右,斬首五十餘級,山賊渠帥悉滅。
張嶷又率眾入山,尋其餘類。
不過十餘日時間,郡縣清泰。
劉禪對面,聞得天子此言,張嶷及其身後一眾文武軍吏,無不有受寵若驚之感。
被天子道出本字,列出功勞的張嶷張伯岐特為尤甚。
這位御駕親征後連連大勝,盡復關中的大漢天子,在大漢還都長安的訊息傳至蜀中之後,天威之隆,幾可比擬先帝,震得蜀中宵小無有再敢作亂者。
他一小小的廣漢都尉,何德何能被這位天子記掛?一時之間,張嶷竟不知到底該如何回答天子之語。
劉禪看著眼前這位身長將將七尺出頭,容貌也勉強算不得難看的廣漢都尉神色有侷促之狀,便問:
“廣漢尉可知,趙車騎大軍今日當至何地了?”
張嶷聞言,這才正色開口:“稟陛下,據末將所知,趙車騎大軍昨日距西城三十餘里,今日應當到漢水以西了。”
漢水並不從西城盆地穿過,而是往南面群山繞了一個大彎,最後從西城縣城的西南角穿山而出。
也就是說,趙雲大軍今日就能看見西城了。
只是…若想兵臨城下,還有一道漢水需要跨越。
劉禪微微皺眉。
前幾日,趙雲的信使與他在南鄭相遇。
信中說,吳軍可能橫絕漢水,阻止漢軍兵臨西城。
並告訴劉禪,孫權一旦得知漢軍不顧勸阻繼續東進,一定會再遣精銳水師溯漢水而上。
又或者,孫權在遣諸葛恪赴南鄭會談時,就已經料到漢軍會東進,已經遣水師逆流而上。
所以問劉禪,倘若吳軍水師果真阻止漢軍涉水而東,那麼是在漢水西岸等候,還是直接擊吳東渡。
劉禪意思很明確。
孫權與曹魏襄樊戰事未了,在沒有得知大漢明確的態度前,輕易不會遣精銳水師西來。
所以請趙雲趁孫權增援未至時,直接想辦法渡河。
倘若吳國阻撓,大可與之一戰。
劉禪在出發前,已與丞相一併擬信,遣尚書令陳震持節至白帝,命永安督陳到做出順流東進的姿態。
同時,還遣細作在潼關、河東、武關三個方向,散播了漢吳之盟可能因東三郡而破裂的訊息。
雖說不用散佈訊息,曹魏內部那些智謀之士也會有所猜度,但主動向他們散佈訊息,毫無疑問會更堅定曹叡的決心。
至於曹魏會不會趁機反攻關中?怎麼可能!
夫戰,勇氣也。
一群殘兵敗將,前前後後留在關中的兵器甲冑二十餘萬,損失的牛馬挽獸、糧車漕船,四五萬數,沒有一兩年的休養生息與大換血,不可能再生出什麼戰鬥力了。
要不是有潼關、大河之險,大漢直接就能攜大勢一舉吞併河東,把戰線壓到陝縣。
所以,在曹休十萬大軍被拖在襄樊、合肥二地抽不開身的情況下,曹魏除了全力往孫權那裡試一試,使使勁外,別無他選。
必須使勁。
再不使勁,東三郡也沒了。
此外,曹魏還必須得想辦法,促使漢吳之盟走向破裂。
否則,一旦漢吳之盟尚在而雙方約定瓜分東三郡,那麼曹休的餘生恐怕都要留在南陽,守住襄樊,再也顧不得合肥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