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王業不偏安

第189章 勢使之然也

申儀見這位鎮東將軍神色誠懇,這才有些憂鬱地嘆了一氣,看向西城的方向:“鄧鎮東,這座西城,我申儀待了大半輩子,早就呆膩了。

“如今垂垂老矣,再沒有了年輕壯年時候的心思,唯欲老死牖下,壽終正寢而已。

“我若降漢,大漢天子當真容得下我申儀?”

申氏是東三郡最大的豪族,申耽與申儀兄弟二人,年輕的時候就聚部曲近萬於西城、上庸之間。

不論是最開始的張魯,還是後面的曹操,又或是全據漢中,吞併三郡的昭烈,再到曹丕、曹叡,申氏改換門庭四五次,但自始至終,申儀都是西城太守。

不論對誰,申儀始終擁兵自重,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聽調不聽宣。

也即調兵打仗可以,但絕不入朝見駕。

現在問鄧芝,大漢有沒有他的容身之所,天子容不容得下他。

意思很明顯:

——這西城,他不打算要了,也不打算再擁兵自重了,希望大漢能給他一個地方安享晚年,就足夠了。

聽起來著實有種窮途末路之感。

鄧芝沉默片刻,神色誠懇道:

“申府君。

“孟達雖叛漢附魏,其子孟興猶在大漢擔任議督軍。

“劉封雖不救關雲長而獲罪,其子劉林亦未受父罪牽連,猶在大漢為牙門將。

“此皆先帝之仁德也。

“我此行雖未得陛下之命,不能隨便對你許諾些什麼。

“卻敢告訴你,當今陛下,大有高祖先帝之風。

“高祖赦雍齒之罪而首封其侯,你若能舉郡歸漢,陛下必會對你前過既往不咎,封侯亦屬必然,否則,何以安天下人心?”

申儀聽到此處,一張老臉露出感動之色:

“鄧鎮東今日竟敢孤身至此,我申儀既佩服鄧鎮東之膽識,也情知大漢之誠款。

“但是…西城並非我申儀一人之西城,城中大小上下,皆有家屬在魏為質。

“所以…不是我想降漢,就能降漢的。

“煩請鄧鎮東回稟大漢天子。

“倘若大漢能與吳軍一併抵擋魏軍百日,不使城中大小上下家屬有連坐之罪。

“我申儀自當肉袒開城。

“一則將印綬奉予天子。

“二則勸部曲與大漢為兵。

“三則求遷入蜀。

“望天子能理解我的苦衷。”

鄧芝沉默片刻,點點頭:“陛下一定會明白的。”

樊城。

大司馬曹休站在城頭,靜靜看著漢水上的吳軍水師。

不多時,中監軍秦朗登上城樓。

“見過大司馬。”秦朗對著大魏頭號軍權人物恭敬地行了一禮。

大將軍已歿,司馬懿已敗,如今大魏唯一能夠依靠的,唯有這位宗室重臣了。

曹休輕輕點頭,隨即問道:“阿蘇,商縣、上雒軍情如何?”

關中之敗與秦朗沒有什麼關係,他無軍權,不過是天子派往監軍,所以曹休對他沒有什麼惡感。

讓他厭惡的,是司馬懿,還有夏侯楙這些草包。

秦朗神色並不好看,道:

“稟大司馬,賈豫州、王建武(王凌)的援軍來得太遲,商縣沒能保住。

“今王建武領軍六千,固守商縣東南隘口。”

上雒、商縣二縣地處商雒谷,也即當年商鞅封地,是武關進入關中的必由之路。

“商縣不守了嗎?”曹休皺眉。

剛剛秦朗所言,乃是商縣東南的狹道隘口,而非商縣。

秦朗搖頭:“守不住,上雒、商縣二城城池年久失修,守備薄弱,倘若讓蜀寇封鎖隘口,商縣不到兩個月便要失守。”

這些話是王凌跟他說的。

曹休面色不悅,冷哼一聲:“未戰先怯!“我就不信了,蜀寇真有這麼難對付?”

秦朗道:“領軍之人,乃是蜀國驃騎,魏延。”

曹休白了秦朗一眼,再度冷哼:

“國無大將,使豎子成名!“早知如此,就該讓子丹…”

說到此處,曹休住了嘴,看了一眼身側神色黯然的曹爽,長長嘆了一氣。

他本想說,早知如此,若是陛下讓他扼守關中,就不會讓蜀寇像如今這般得逞張勢。

但彼時吳國勢大,蜀國勢小,所以天子才讓他這大司馬應付東南,而讓曹真留鎮中樞。

“大司馬,淯水已漲,賈豫州隨時可遣水師南下。”秦朗帶來了此行的情報。

曹休思慮片刻後點頭:“好。”

秦朗看了一圈周圍,欲言又止。

曹休意會,將身周眾人全部摒退。

只留下武衛將軍曹爽,還有自己的大司馬長史,被人稱為“智囊”的桓範。

“大司馬,蜀寇遣細作在武關、潼關、河東三方面散佈訊息,說蜀欲與吳爭東三郡而破盟。

“陛下有命,若孫權遣水師溯漢水而上往援,大司馬當見機行事。”

曹休微微一滯,隨即與自己的智囊相顧而視。

見桓範思索不言,曹休似是自言自語一般:“蜀寇怎麼會在此時與吳賊撕毀盟約,這不是自毀長城嗎?其中會不會有詐?”

由不得曹休不警惕。

蜀寇之所以能奪下關中,不能與說吳賊一點關係都沒有,現在剛剛贏了一仗,就迫不及待與吳開戰?他不認為好不容易再度結盟的蜀吳二國會在此時撕破臉。

見桓範沉默不語,曹爽亦是不敢置喙,他又道:“依我之見,這定然是蜀寇吳賊之謀劃,欲騙我們往援東三郡。”

沉默少言的曹爽輕輕點頭。

秦朗卻說:“陛下與鐘太傅、陳尚書、劉太中等人就此議論過了,認為不會有詐。”

桓範此時終於點頭:

“大司馬。

“僕以為此訊息可信。

“蜀吳有深仇大恨,結盟不過權宜之計,孫權欲奪西城,直刺蜀國腹心之地,這已然是在壞盟,蜀寇不會不怒。

“依僕之見,一旦吳賊水師溯漢水西進,便是破吳之機。

“且不論吳蜀是否有詐,先破吳賊,總是無錯的。”

曹休聞此沉思片刻,而後頷首。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