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全程收看了六場比賽的程序就會知道,步行者面對凱爾特人是沒有晉級希望的。
攻防兩端全面的壓制,步行者只能靠回到主場後的氣勢、主場哨以及強對抗偷到兩場勝利。
一旦系列賽進入深水區,回到波士頓,步行者丟了勢,他們就沒有了抵抗之力。
而事實上,本賽季步行者整體實力是相當強悍的,他們比1998年、1999年更強大,也更加成熟。
卻被首發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凱爾特人輕鬆淘汰,也難怪波士頓媒體如此狂妄,認為開拓者不會是綠軍的對手。
年輕好啊,年輕真好。
本場比賽,甘國陽回到了首發小前鋒的位置。
小奧尼爾、薩博尼斯繼續坐鎮內線,科比和佈雷洛克搭檔後場。
比賽在一種緊張中透著鬆弛的氛圍中開始了,因為這是第一場,大家都是試探狀態。
無論輸還是贏,系列賽最終的結果都很難說,都有調整和變化的機會。
這是nba系列賽的特點,它永遠不會像奧運會、世錦賽或者ncaa那樣,場場淘汰賽,場場都緊湊。
就好像看電影,你不能錯過每一個片段,每一句臺詞,因為90分鐘時間一切都會揭曉。
nba系列賽更像一部美劇,有好多集,現在第一集剛剛開始,你可以拿著汽水、爆米花,在沙發找個舒服的位置坐下,掏出手機看看簡訊,因為前面會有廣告,中間也會有廣告,前面的劇情都是鋪墊,中後期才是高潮。
所以,兩隊的開局打得波瀾不驚,在攻防兩端都相當謹慎。
甘國陽在上個系列賽第七場剛剛21中21,可謂天神下凡,但消耗也不少。
他畢竟36歲,大招的cd時間越來越久,他自己都不知道下一次這樣的狀態什麼時候能來。
又或者,隨著總決賽後退役的承諾,再也不會來了?
其實賽前召開釋出會宣佈退役,甘國陽也是臨時起意,只是打電話和妻子商量了一下。
之所以做這個決定,也確實和來到波士頓有關,來到這裡往事的種種湧上心頭。
自己的第一個總冠軍,1986年的波士頓花園球館,首戰拉斷籃筐導致比賽暫停獲得休息時間等等。
其實從去年夏天休賽期開始,甘國陽一直在避免讓自己陷入到回憶中,因為一旦人開始回憶,就意味著他老了。
為了第十個冠軍,為了查爾斯-巴克利,為了證明自己,他滿懷激情,以堅韌的心態投入到2000賽季中。
但一直堅持到總決賽來到波士頓,那種情感難以遏制,加上這一年發生的種種,他知道自己不用再猶豫了。
於是,給王撫西打了個電話,妻子表示支援他的一切決定,甘國陽便臨時召開釋出會,宣佈決定。
這就是他的風格,也是他性格中最矛盾的地方,一方面他是個無所不在的控制狂,對方方面面的規劃細節到可怕,可另一方面在某些決定人生的重大問題上,卻又隨意的像個孩子,比如結婚,比如退役。
在經過開局的試探階段後,雙方打成了7:7平手,比賽進入了第一個官方暫停。
甘國陽中投命中兩分,科比拿到了4分,薩博尼斯依靠罰球拿到1分。
官方暫停結束後,比賽繼續進行,雙方的強度略微上升,這時甘國陽的表現並不理想。
可能因為上一場投的太準,根據手感守恆定律,接下來甘國陽的幾次出手都沒有命中。
而且他的出手太過於隨意,顯然上一戰的好手感沒有延續到波士頓,畢竟那裡是洛杉磯。
相反,凱爾特人主場作戰士氣旺盛,場邊奧爾巴赫、庫西等一干名宿到場,主場加成明顯。
他們利用開拓者進攻端的不利,連續打反擊得手,皮爾斯開局命中三分,接著史蒂夫-納什騎馬射箭中投得手。
蒂姆-鄧肯在反擊中拿到前場籃板,打板勾手命中,凱爾特人一波6:0,把比分拉開成13:7。
青年軍在進入狀態,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過度亢奮加快節奏,而是繼續保持一種穩定的態勢。
貝爾曼的調教自然功不可沒,本賽季凱爾特人攻防均衡,而且失誤很少,對比賽的把控能力一流。
這些都是當年甘國陽和巔峰開拓者的優點,善於不知不覺悶殺對手,讓你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貝爾曼將其融合到了凱爾特人的整體風格中,這讓開拓者開局打得相當難受——因為他們感覺在和曾經的自己對抗。
尤其是甘國陽、薩博尼斯、波特、庫裡這樣的老將,感覺很明顯,這支凱爾特人的開拓者烙印很重。
他們的內線防守異常穩固,鄧肯+伊爾格斯卡斯的組合,身高馬大防守出眾,最重要的是年輕啊。
哪怕是甘國陽,衝到籃下面對兩人的合圍,命中率都要打折扣,更何況今晚他狀態還很一般。
凱爾特人就守著這六分的分差,一點點在細節上和開拓者纏鬥,隨著比賽的深入,開拓者的老將們感受到了艱難性。
和對湖人的系列賽不同,湖人細節上做的並不好,只是他們天賦出眾,風格大開大合,最後結果也是跌宕起伏,一場一個樣。
凱爾特人雖然更年輕,可他們的核心球員都是少年老成,從鄧肯到納什到皮爾斯再到伊爾格斯卡斯,臉上看不出一點青春稚氣,打球的樣子和氣質,已然一股子老將、老油條的味道。
皮爾斯在首節命中了兩個三分球,可是他甚至沒有振臂慶祝一下,而是迅速退回去防守。
只要他退防慢一點,貝爾曼的髒話就像機關槍裡的子彈,追著皮爾斯的屁股跑,讓他不敢停下。
貝爾曼治軍嚴謹,把年輕球員訓練的相當出色,他們是一支優秀的團隊。
作為對比,老將眾多的開拓者,外加一個年輕缺少掌控力的教練組,就顯得亂七八糟多了。
在經歷了和湖人的搶七後,老將們都有些疲憊,今晚的狀態明顯不如凱爾特人,某些細節上更是糟糕。
失誤多,拼搶不夠積極,外線三分命中率又進入了災難性的啞火,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神一把。
現在開拓者的狀態就像開盲盒一樣,充滿了不確定性,球員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爆發一下。
這樣兩支對比鮮明的球隊,在前兩節打得越發激烈,而凱爾特人始終保持壓制,維持著5分以上的領先。
並且他們時不時會加速一把,逼迫開拓者奮力追分,然後在接下來的時間段洩氣、休息,被拉開,重新追分。
比賽節奏被凱爾特人掌控了,年輕人在前面踏實的跑,老年人在後面想盡辦法的追,還要考慮要不要吸個氧後者換輪椅。
半場結束,凱爾特人56:49,領先開拓者7分,雙方進入中場休息。
甘國陽看著表現出色的凱爾特人球員們聚在一起以鄧肯為中心圍成一圈,互相鼓勵後再下場休息,不由再次感慨:真好,年輕真好。
不過年輕最好的地方在於,還能吃很多很多的教訓,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