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郎

第484章 享受主動

暖冬影響範圍很大,以至於歷城突降新雪時,依舊感覺不到多少寒冷。

濟水南岸,孫策前線大營。

他出營巡視,天空還在飄著雪花,地上薄薄一層積雪。

馬匹踐踏地面,雪層被踩踏後就融入地面,消失不見。

隔著濟水眺望北岸,北岸視線內並無什麼袁軍據點、營地。

偶爾不過是稀疏的袁軍斥候小隊來北岸巡視,可能是擔心南岸孫策設伏,這些斥候還帶著縱火的任務,儘可能焚燬北岸被遺棄的村落、果林或蘆田。

自張紘被趙基徵走,張昭率青州四部家眷遷入琅琊後,孫策身邊可以參謀大事的人已越來越少。

孫策也不覺得緊迫,很多事情他自覺得自己也是可以思考明白的。

過於聆聽謀士的意見,這絕非什麼英主。

此刻形勢越來越明朗,別說濟水,袁軍就連黃河都不敢全渡。

這讓孫策此前的戰略設計落空,他雖然沒有優勢的騎兵,可他有領先淮河以北的水軍力量。

只要是中型運船能航行的地方,都是他能輕易縱橫的花園。

所以看待問題要用自信的目光來審視這一切……現在不是自己抵抗袁紹的侵攻,而是袁紹在抵禦自己!青州戰爭的爆發,是朝廷拜孫策為青州牧、後將軍、臨淄侯。

是朝廷支援下,孫策來從袁紹手裡接管青州。

原刺史焦和敗亡青州大亂後,袁紹以臧洪擔任過刺史,又怕臧洪做大後失控,就轉為東郡郡守;袁紹派袁譚接替,青州方面則推舉孔融為刺史。

趙基護送朝廷東遷時,孔融敗績,出逃青州,入朝侍奉天子拜為九卿。

當時朝廷就想施加影響力,將青州從袁曹影響之下拉到朝廷陣營。

正好孫嵩有恩於趙岐,孫嵩避亂於劉表這裡,同時與曹操有舊,讓孫嵩這個北海著姓去當青州刺史,朝廷已破例太多,孫嵩再不濟也能獲得青州鄉黨的支援。

曹操兩不相幫的情況下,孫嵩率領青州鄉黨怎麼也能驅逐袁譚。

結果孫嵩經過兗州山陽、東平時,與隨員幾十人就在曹操核心地區失蹤。

曹操的陰狠手段刺激下,公卿也只能默許趙基,趙基授臧霸為青州刺史,雖未能收復青州,卻將袁譚嚇跑,驅逐到了黃河北岸的平原國。

如果當時朝廷給予臧霸更大的支援力度,或許臧霸能糾合各地流民帥,直接撕破臉掀翻青州。

可臧霸出身太低,公卿們不扯後腿已經是很給趙基面子了,又怎麼可能從輿論方面抬高臧霸?因此臧霸不肯放開手腳去拼,當了半年多青州刺史,搶了些人口、財物就退回琅琊北部。

今年朝廷又升拜孫策為青州牧,孫策本就有朝廷大義在身……青州方面抵抗的意志並不是很強。

孫策更沒有急衝衝去分兵掠地,而是展示寬容,駐兵濟南做出防備袁紹的態勢,將選擇權交給青州豪強。

他本部中軍叢集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動作,卻在偏師孫賁水師配合下,青州豪強聯軍正持續瓦解。

軍勢瓦解出現苗頭後,剩下的軍心獨木難支,會潰散的更快。

孫策沒有主動去掠地、殺戮,也就說是彼此沒有解不開血仇。

就這樣,青州形勢就在袁紹、孫策間隔百餘里的虛空對峙中,越發的明朗。

而現在,公孫瓚的討袁檄文也發到孫策手中,孫策對此很感興趣。

只要他咬住袁紹十天到十五天,公孫瓚的大軍侵入河北,袁紹軍隊首尾難相顧,自然會瓦解。

水師的獨特優勢,讓孫策並不畏懼公孫瓚的優勢騎兵。

公孫瓚佔有河北,對他來說並非壞事,反倒可以廉價獲取大量戰馬,補足最後的軍種短板。

就個人性格而言,孫策也想建立一支兩三千騎規模的精銳騎軍,這才是中原戰場的硬通貨。

隱隱之間,若是與公孫瓚、劉備組成聯軍,站在袁紹的屍體之上,他們三方聯軍反倒有希望與呂趙聯盟對抗。

而袁術敗亡之象越發明顯,袁術敗亡後,太多的人才會依附、轉投袁紹。

哪怕這些人被俘,不得已侍奉其他人……可依舊會想辦法為袁紹效力,這是一件比較可怕的事情。

二袁分裂後虛弱的袁氏力量,將重新統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