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府。
張培源此刻正在王府會客廳裡如坐針氈,他是前天才剛到的荊州,一到荊州就立刻得到了漢王的召見旨意。
可他卻完全高興不起來,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得到的召見,跟他一塊受召的,還有閣皂山道士張教智。
張培源心裡有些壓力,但他不敢表現出來,只能故意裝成雲淡風輕,好似完全不在意。
聶宇沒有在意張培源的小動作,對著正在翻閱縣學版《化學》教材的張教智問道:“張道長,看的怎樣?”
張教智合上教材,一臉驚歎:“此《化學》教材真乃曠世奇書,其中各種公式推論,更是讓貧道深思佩服。貧道這裡斗膽請問,此奇書作者究竟是何方真人?”
“呵呵,真人不敢當,只是孤隨手編纂而已。”聶宇厚著臉皮笑道。
沒辦法,這教材總得有個作者,認西方為作者,他不滿意,但說出原作者,原作者離出生還差幾百年,那他就只能勉為其難先掛個名了。
而且,他已經把這些教材提前幾百年帶到了這個世界,那中國的科學程序怎麼說也能狠狠踩上幾腳油門了。
這麼大的功勞,聶字覺得自己少說也能算得上後世科學界的半個祖師爺。
要不然他這累死累活,用了無數個夜晚,手抄本土化這些教材原本不就白抄了。
果然,張教智一聽是漢王編纂,臉上再度露出震驚,過了好一會才說道:“想不到漢王對我道家經義,已經洞悉理解到了如此地步。貧道身為閣皂山靈寶派當世傳人,實在是慚愧,慚愧啊!”
聶宇聽著張教智那自然無比的馬屁,倒是絲毫不覺尷尬,反而接過話茬道:“道長不必慚愧,若是道長喜歡此書,孤這裡還有府學本、大學本、深造本,甚至還有元素週期法。化學之道,前路無盡,只是缺人探索,張真人可願做這化學探路前鋒,為這華夏大地後世子孫,留下此道坦途?”
一番話說下來,先是利用後續的進階教材,還有元素週期表吊足了張教智的胃口,接著再一擊絕殺。
一句“張真人”,還有為華夏後世子孫計的大義,直接就讓張教智想拒絕都沒法開口拒絕。
不過,他不知道怎麼開口拒絕,張培源卻是忍不住了。
前面漢王和這閣皂山道士跨服聊天,他實在插不上嘴,索性就在旁邊裝高人。
可現在,插不上嘴他也得硬插了,這可是“真人”封號啊!
雖然漢王沒有明說,但漢王都親口直呼張教智為“真人”,明白人都能聽出來是什麼意思。
張培源連忙起身勸阻:“大王不可,閣皂山雖為我道門三山,然我龍虎山正一觀才是道家正脈,真人封號也是歷朝君王敕封正一觀,再以正一觀統領天下道門。大王如今直呼閣皂山為真人,此實在不妥!”
聶宇聞言笑容瞬間收斂,淡淡問道:“你們龍虎山覺得不妥?”
簡單幾個字,語氣雖然平淡,但話中暗藏的火藥味十足,連張培源都差點禁不住跪下。
果然是真龍天子,還未稱帝就有如此威嚴!
好吧,這實際都是張培源自己的心理作用,還有對大漢過往戰績兇名的恐懼。再加上聶宇這具身體的年齡實在太年輕了,完全不像是該打天下爭霸的雄主模樣。
如此強烈的反差,使得張培源對聶宇的政治濾鏡被無限放大。
張培源心中驚懼,但為了天師府的利益,還是硬著頭皮據理力爭:“回漢王,確實不妥!”
聶宇聽罷沒有惱羞成怒,反而是一臉平靜的看向張教智:“張真人也覺得不妥嗎?”
好傢伙,又是“張真人”。
張教智人都麻了,他就是閣皂山的小小掌教住持,怎麼就扯進道統真人之爭了。
閣皂山雖為道門三山,妥妥的名門大派,但混的卻是三山裡面最慘。
幾次都混到差點道統斷絕,如今的閣皂山雖然還有傳承,但全派上下的弟子門人加起來不到三十,就連道觀破敗一百多年了,都沒錢去修復。
歷史上,張教智這位掌教靠著協助官府賑災有功,門下道士在清江縣四處行醫救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災後瘟疫爆發,這才得到官府、富商們的資助,得以有錢重修道觀。
聶宇眼看張教智不說話,不再強逼對方,直接開出自己價碼:“只要張道長願意帶領門下道士,學習宜揚這化學之道,孤就出錢重修閣皂山道觀,同時敕封道長真人封號!”
“漢王……”
“大王此話當真?”
張培源和張教智幾乎同時開口。
漢王願意出錢重修閣皂山道觀,這可一下子就戳中了張教智的軟肋。作為閣皂山的當代掌教傳人,他一生中的最大夢想就是重修道觀,還有把閣皂山道統發揚光大,恢復往昔道門三山的榮光。
而現在,這些願望似乎都能輕鬆實現,漢王出錢重修道觀,等於大漢朝廷支援閣皂山道統,再加上敕封真人封號,更是幾乎把閣皂山跟龍虎山擺到同等地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