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強紈絝子弟

第83章 皇帝的命令

趙佶不太有主見,要是問他詩畫他就懂。

但此時此刻,除了被兩大政治集團鬥狗弄得頭大外,其實高俅分析:皇帝最終也沒弄懂种師道是好人還是壞人。

這個問題別說趙佶不懂,奸臣老爹也沒弄懂。趙黨蔡黨也一樣稀裡糊塗。

關鍵是,他們誰關心老種是否好人啊,要不是老種還有用,早就先聯手害死又在商量其他了。

結果就在趙佶被他們弄得心慌不知所措的情況下,高俅老爹的鳥又又又立功了。

那隻鳥忽然道:“前排圍觀,坐等大能分析!”

這句讓皇帝笑得捂著肚子,不愉快的心情不見了。他想問卻又不好意思開口的話,被高俅新貢獻的鳥說了出來。

當時滿朝文武大跌眼鏡,這才注意到官家居然帶著一個鳥去上朝,不用問,這等莫名其妙的語言,只會出自小高那禍害。

然後趙佶就不怎麼關心种師道了,只是好奇的問高俅:“此等奇言妙語,想必又是小高卿家傑作吧?朕打算建閣名曰‘妙言’,封小高為……”

當時即便張叔夜也看不下去,讓皇帝冷靜。說是建閣雖為祖宗常法,但西北兵事正如火如荼,江南錢政靡廢民不聊生。於此時建閣,實為不吉利的預兆,建議官家慎重。

異軍突起的張叔夜現在說話也還是有些分量的,趙佶也的確比較迷信“是否吉利”這一套,便只得作罷,放棄了建立妙言閣。

想來趙佶也發現,封高方平為妙言直學士的話,學士似乎就沒有低品的。一個16歲的頑皮小孩面都沒見過,這麼封官也太誇張。

但與此同時。

趙佶一高興,還給吏部下令:限期年底,必須把小高這妙人選入流內官任用。

這樣一來擊碎朝中眼鏡無數。

也就是說,高方平會違反宋制,於17歲之際出任實缺。

這已經破了大宋記錄。

官家不限定期限的話,吏部可以永遠以不適合為由,不啟用,養著這麼一個閒散官員就行。

事實上張叔夜也覺得流氓做官有些不成體統。

但皇帝愣是要這麼幹,張叔夜倒也沒反對,老張勉強認為高方平出實缺、總比尸位素餐的人好些,反正實缺就有這些,高方平不上其他人就要上,或許是個書呆子上去,或許是個棒槌上去搞的一塌糊塗。那不如讓小高試試。

當時的朝上,趙黨和蔡黨都異口同聲的說“使不得”,16歲黃口小子出任差遣太過兒戲,沒經驗會闖禍云云。

但張叔夜進讒言說小高想法較多,雖然缺少經驗,心性還不穩,卻是嘗試一下也問題不大。

老張照樣也引經據典說了許多大宋神童,別看年紀小就以為人家不行。

此後,常維那個在吏部做小官的侄子,也照本宣科的唸了一下高方平的檔案。

既然有人給趙佶找到了理由,趙佶說了句“就這麼定了”,便離開了朝堂。

汗,這就是高俅老爹此番家書的內容。

猶如看了一本官場現形記,簡直是一群混蛋。

他們唯一不混蛋的地方就是定論了:小高出實缺。

嗯,從允許高方平出任實缺這事來看,趙佶碉堡了,乃是千古明君的眼光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