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為王

第1208章 華陽國志

西南之地,又被稱之為華陽,因其在華山之陽得名,地域相當於秦嶺以南,也就是如今的巴國蜀國,在禹貢裡,被稱之為梁州……

聽聞趙無恤命西典客柳下越問華陽之事,趙葭便精神一振,問道:“子騫,君侯是不是要對巴蜀動手!?”

柳下越搖頭否認:“不不,此番君侯命我來陳倉,一來,是要送蜀國的使者出境;二來,是藉此良機也派遣使者回訪,收集華陽的情報。僅此而已。”

“原來如此。”這一下,趙葭徹底明白了。

蜀國,那是陳倉的鄰居,也是一個與中原迥異的國家,充滿了神秘與未知,擁有自己的世系和文化。

在隻言片語的交流中,中原人得知,蜀國似乎是名為“蠶叢氏”的部族開創的,時間大概在夏代。這之後又經歷了魚鳧氏的統治,與殷商和周人都產生了聯絡,戰和不定,被篆刻在殷周的甲骨上。魚鳧氏蜀國留下的文明遺蹟,應該就是後世的三星堆文化。

在周文王時代,周人伐蜀,由此引發了蜀的內亂,杜宇氏取代了魚鳧氏,魚鳧氏南奔,金沙文化大概就是他們的遺蹟。

杜宇氏蜀國建立後,與周人關係親密,曾發兵借道褒國,加入了周武王的伐紂大軍,與巴師一起,作為周的西南八國盟友,一起參加了牧野之戰……

這之後幾百年,蜀一直是周朝名義上的諸侯,與周有聯絡朝貢,但杜宇氏在蜀地也自稱為王,甚至號稱“望帝”,直到平王東遷後,蜀與中原才徹底斷了聯絡。

等到蜀國透過秦人,重新為中原所知時,已經不知不覺又換了一個王朝,現如今的蜀,由開明氏的家族統治。

開明氏蜀國已經是華陽的一大強國,西南戎狄之長,並且歷代開明氏蜀君都將自己神話,在內部稱“帝”,也就是昊天上帝的化身。從第一代的“從帝”開始,蜀國東征西伐,國力大增,附近的青衣羌、僚、僰等部族紛紛臣服,東邊拓展到了與楚相鄰的地域。甚至於,蜀國還滅亡了褒國,控制了鄭人遺民建立的南鄭,與巴國平分了漢中,同時與秦國接壤,隔著秦嶺相望。

現如今,趙國統治了秦的故地,又讓趙葭在陳倉做了封君,自然會與南鄭的蜀人發生關係。蜀國雖然在華陽為戎狄之長,橫行霸道,但也從東邊去參加過黃池之會的巴人處聽聞過趙國的強大。

如今趙已取代秦國,成了蜀國北鄰,蜀人自然有些憂慮害怕,便於去年夏天派了使者來朝見中原伯主,順便看看趙國究竟有多強多大。

不過趙無恤沒有同意蜀使去鄴城,只是讓雍郡太守代為接見,看似對蜀不以為然,實際上,卻火速任命柳下越為西典客,讓他來陳倉見趙葭。

“我作為西典客,有迎來送往的職責,明年開春,蜀國的使者便要回南鄭去了,到時候,我將混在趙國使節的隊伍裡,混入蜀國,查探其內部情形。”

正因為得到了這樣一個使命,柳下越才翻遍了周室和秦國的典籍,凡是有關蜀國的一切,他都過目一遍,讓人抄錄在冊,但終究還是不夠,畢竟中原對蜀的瞭解,實在太少了。

趙葭深以為然:“漢中巴蜀,地勢險要,溝壑從生。我來陳倉後聽人說,那裡天無三日之晴,地無三尺之平。無論是從陳倉入漢中的小路,還是從漢中去蜀中的路途,都是群山峻嶺,難以逾越。秦人對那裡的瞭解,不比河西西域更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