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重生朱由崧

第407章 潮生

二月初,鄭森率領著艦隊,浩浩蕩蕩地抵達了福建中左所。

中左所原屬永寧衛管轄,與金門所、高浦所等共同構成泉州府的海防網路,形成梯次防禦,乃是大明海防前哨和抗倭重鎮。

天啟六年(1626年),鄭芝龍率水師進攻福建沿海,擊敗朝廷水師後佔據中左所。

大明朝廷因無力徹底剿滅鄭芝龍,只得採用招撫政策,崇禎元年(1628年),任命鄭芝龍為遊擊將軍,負責福建沿海防務。

鄭芝龍有了朝廷官方身份後,更加方便獲得資源,他以中左所為基地,逐步肅清其他海盜勢力,如李魁奇、劉香老等,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壟斷了沿海貿易,發展成為南洋霸主,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後,為籠絡鄭芝龍,封他為南安伯,命其繼續鎮守福建沿海。

鄭森與一眾將校立於旗艦“鎮海”號船首,海風獵獵,吹動他腰間的玉帶,他目光沉靜,凝視著前方逐漸清晰的中左所港灣。

只見港灣內,停泊著數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船,有的船身斑駁,帆布陳舊,有的則勉強算得上嶄新。

副將甘輝站在鄭森身側,眉頭緊鎖,眼前的鄭氏水師和他心中設想的竟然大不相同。

只見港灣內的各船上懸掛的旗幟五花八門,有鄭家的“鄭”字旗,有各鎮將領的私旗,甚至還有很多不知來歷的商船旗號,隨風飄揚。

整體看去,毫無軍紀可言,像是一群散兵遊勇,而非威震南洋的鄭氏水師。

甘輝本是漳州澄海縣人,貧寒出身,年少時好打抱不平,得罪豪強,被迫流亡,因仰慕鄭氏之名前去投奔。

當時正逢鄭森初掌京營,急需人手,甘輝被鄭鴻逵推薦給了鄭森,這些年跟著鄭森南征北戰,與清軍血戰數場,積功升至副將,眼光早已不是當初那個亡命江湖的遊俠兒可比了。

甘輝原以為,鄭氏水師能縱橫南洋,必然是戰船精良,軍容肅整。

可今日親眼所見,卻和自己心中所想的大相徑庭,鄭氏這些戰船,比起朝廷新造的各類戰船,簡直天壤之別。

“制軍……”甘輝低聲道,“這些船,怕是難以與紅夷的蓋倫船抗衡。”

鄭森神色不變,只是微微頷首:“船雖舊,但人可用啊。”

甘輝默然,他知道制軍的意思——這些戰船雖破,可這些船上的水手、將領,大多都是久經風浪的老海狼。

甘輝也算得上大明的高層將領了,自然研究過鄭氏水師的海上戰術,崇禎六年在料羅灣海戰中,鄭芝龍就是靠著這些小船採用“群狼火攻”,擊敗荷蘭人的九艘“蓋倫船”。

若能整肅軍紀,加上朝廷的戰船,對付那些紅毛夷確實綽綽有餘。

可問題是,鄭氏水師成員太過複雜,各方山頭林立,又有多少人真的願意聽命於朝廷呢?

正思索間,只見港灣內一艘裝飾華麗的福船緩緩駛來,船首繪著猙獰的龍紋。

船首站著的中年男人,正是和鄭森最為親近的鄭鴻逵。

鄭森此時臉上露出笑容,“四叔來了。”

這簡單的稱呼裡包含著太多往事。

七歲的鄭森被父親從長崎接回鄭家時,正是鄭鴻逵這個四叔最先接納了他。

在其他族人眼中,鄭森這個倭國女人生的孩子,不過是個回來爭家產繼承權的外人。

正因為鄭氏族人之間錯綜複雜的利益竟爭關係,鄭森少年時期其實是孤獨的,唯有文武雙全的鄭鴻逵如長輩般親自教他讀書習武,帶他熟悉鄭家錯綜複雜的勢力關係,給予了他生活上照顧和關懷。

鄭鴻逵踏上“鎮海”號甲板,目光在鄭森腰間的尚方寶劍上停留片刻,隨即笑著拱手:“大木,一路辛苦了。”

鄭森上前兩步,執晚輩禮:“四叔親自來迎,侄兒愧不敢當。”

鄭鴻逵哈哈大笑,“誰又能想到,當初安平那個小小讀書郎,短短數年間就已是提督三省水師,總制東征的大將軍了呢。”

兩人並肩走向船艙,鄭鴻逵壓低聲音道:“進艙說話。”

一入內室,鄭鴻逵臉上的笑意便褪去了,他看著鄭森,沉聲道:“你這次奉旨整頓水師,有些人……怕是不會輕易低頭啊。”

鄭森神色不變,只是手指輕輕敲擊著桌案:“四叔指的是?”

“施福。”鄭鴻逵冷哼一聲,“這老匹夫仗著跟隨大哥多年,在閩南水師中根深蒂固,你離京的訊息剛傳來,他就召集黃廷、洪習山等人在他府上密議。”

鄭森眼中閃過一絲銳利:“議什麼?”

“說你年輕氣盛,不懂海上戰事。”鄭鴻逵搖頭,“更有人放話,說朝廷這是要借你的手,吞併鄭家基業。”

鄭森忽然笑了:“四叔覺得呢?”

鄭鴻逵沉默片刻,嘆道:“大木,咱們是鄭家人,但也是朝廷的將軍,有些人……怕是分不清這個道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