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很大一部分人人心惶惶害怕被殺外,汪偽政府內部還有一則流言相傳,那就是梁仲毅或許是汪填海所殺,其目的是提前扼殺政敵。
聽到這則流言後,汪填海氣的滿臉通紅,雖然他也挺想梁仲毅死的,畢竟梁仲毅活著就有可能對他造成威脅。
但汪填海現在絕對不會自對梁仲毅動手,因為目前梁仲毅對他的威脅幾乎沒有。
日本人近期確實對他不滿,但他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比梁仲毅強太多了,除非以後他徹底失去日本人的信任,否則梁仲毅絕無可能替代他。
但這種事就像“黃泥到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不管汪填海再怎麼解釋,也會有不少人相信梁仲毅是被他所殺,畢竟汪填海確實有殺梁仲毅的理由。
其實這個流言是以前跟隨梁仲毅的漢奸們傳出來的,他們害怕隨著梁仲毅一死,汪填海會清洗他們,為了讓汪填海投鼠忌器,他們丟擲了這個流言,讓汪填海不敢動他們。
一旦汪填海動他們,那豈不是證明這則流言是真的了嗎。
本來聽到梁仲毅被殺的訊息後,汪填海還覺得這是個好訊息,但隨著事情的發酵,他覺得沒能封鎖住梁仲毅被殺的訊息實在是個敗筆。
梁仲毅被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梁仲毅被殺嚇壞了很多人,就連汪填海的一些心腹們都怕了。
他們跟隨汪填海投靠日本人,表面上喊得是“和平建國”,但他們都相當清楚,那不過是給他們投靠日本人找的口號,實際上他們跟隨汪填海投靠日本人的主要目的還是升官發財。
畢竟抗戰初期,日本人連戰連捷,就連首都都佔領了,他們覺得華國很有可能會被日本人佔領,所以開始朝著日本人下注。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危及到他們的生命,哪怕日本人給他們許下了多大的好處,如果命都沒了,那好處再多也沒用。
而且隨著日本人佔領華國的地盤越多,很多人越敏銳的察覺到日本人的後勁不足,雖然目前在戰局上還是日本人佔優,但日本人的優勢已經沒有抗戰初期那麼大了。
如果戰局這樣相持下去,很多人其實更相信華國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畢竟日本人只是個彈丸小國,他們資源太過匱乏,不可能一直保持對華國的壓制。
既然認識到了這點,他們心裡其實未嘗沒有改換門庭的想法,這就是政治人物的卑劣性,他們就像牆頭草一樣,哪邊風大往哪邊倒。
之前他們之所以沒采取行動,是因為目前日本人還佔據優勢,但現在生命受到的威脅,他們覺得還不如索性現在就改換門庭,一來避免以後的清算,二來至少小命不會受到威脅。
此後的一段時間內,汪偽政府內的不少高官開始聯絡白黨中人,用重金賄賂白黨眾人,希望改換門庭。
白黨對此事異常重視,覺得把這些人拉到白黨內,絕對能給汪填海帶來不小的打擊,所以積極的促成此事。
此後不斷有人脫離汪偽政府,投向白黨政府,雖然此舉給汪偽政府帶來了一定的打擊,但也給白黨埋下了不少隱患。
這些人的投機屬性太強了,白黨強勢時,他們可以跟在白黨身後搖旗吶喊,白黨弱勢時,他們或許就會反過來給白黨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