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的道士

第36章 崖底餘生 道心裂痕

墜落的瞬間,小道士只覺得風灌滿了耳朵,像無數只蟬在嘶吼。

懷裡的道經殘頁被氣流掀得發燙,書脊上的銅片硌著肋骨,疼得他眼前發黑。

他想起秦鶴最後那記掌風——帶著玄鐵護手的冰冷,砸在他心口時,還能聽見方勝紋衣料摩擦的細碎聲響,像極了道觀燒塌時,房梁斷裂的脆響。

“小茜……”

他無意識地呢喃,指尖在半空亂抓,卻只攥住幾片被風撕碎的槐葉。

那些葉子綠得發亮,讓他想起三年前的春天,小茜蹲在道觀後院,把槐葉塞進他的書袋,說“師兄背書累了,看看葉子就不困了”。

那時的陽光多暖啊,暖得能把書頁裡的字都曬出草木香,可現在,只有刺骨的風裹著他,往黑漆漆的崖底墜去。

身體撞在崖壁的藤蔓上時,他聽見了骨頭碎裂的聲響。

不是很疼,只是麻,像被師傅用戒尺打了手心,卻比那疼要沉得多,沉得讓他連呼吸都覺得費力。

藤蔓被他撞得劇烈搖晃,上面的露珠砸在臉上,涼得像小茜哭時的眼淚。

他想抓住藤蔓,可右臂軟得像沒了骨頭,只能任由身體繼續往下滑,沿途的碎石劃破道袍,在面板上留下深淺不一的血痕。

最後落在溪水裡時,冰冷的水流瞬間澆透了他。溪水不深,卻很急,卷著他往下游衝去,撞在一塊巨石上才停下。

他趴在石邊,咳嗽著吐出幾口血,血珠在水裡散開,像一朵朵轉瞬即逝的紅菊——是小茜最愛的那種,她說泡在茶裡能治師傅的咳嗽。

意識昏沉間,他彷彿看見師傅坐在溪邊的青石上,手裡捧著《南華經》,銀白的鬍鬚垂在書頁上,像撒了層碎雪。

小道士想爬過去,想問問師傅“道心是什麼”,可剛一動,右臂就傳來鑽心的疼,疼得他又昏了過去。

再次醒來時,天已經黑了。

崖底的夜空格外亮,星星密得像撒了把碎鑽,其中有顆特別亮的,像小茜的眼睛,正眨著看他。

他動了動手指,摸到身邊的劍——劍鞘已經摔裂,劍身歪得不成樣子,可劍柄上纏著的黑髮還在,沾著水,貼在掌心,像條溫熱的小蛇。

他掙扎著坐起來,靠在巨石上。

右臂脫臼了,以一個詭異的角度歪著,每動一下,都疼得他冒冷汗。

懷裡的道經殘頁溼得透透的,紙頁黏在一起,他小心翼翼地分開,發現師傅用鮮血寫的“秦”字還在,旁邊的小兔子被水暈得變了形,卻依舊能看出那歪歪扭扭的耳朵。

“師傅……”他把書貼在臉上,粗糙的紙頁蹭著面板,帶來一陣刺痛。

那些被血浸透的批註突然清晰起來——“道法自然,非攻非守”“心不妄動,方得始終”,可他呢?

他守不住道觀,護不住小茜,連師傅留下的道經都差點弄丟,現在更是像條喪家之犬,躲在崖底不敢出去。

風穿過崖壁的縫隙,帶來遠處的狼嚎。

小道士摸出懷裡的青布鞋,鞋已經溼透了,布面皺得像張老臉。

他想起小茜把鞋塞給他時的樣子,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說“師兄要是想我了,就看看這隻鞋,我很快就回來”。

可她再也沒回來,連她的玉墜都被秦鶴碾成了碎渣,散在破廟的灰燼裡。

“我是不是錯了?”

他對著夜空輕聲問,聲音沙啞得像被砂紙磨過。

如果當初他沒有下山找小茜,如果當初他能早點發現秦鶴的陰謀,如果當初他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

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

師傅不會死,道觀不會燒,小茜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連屍骨都找不到。

瘋癲的情緒又開始翻湧,像漲潮的海水,要把他吞沒。

他的眼前閃過秦鶴獰笑的臉,閃過小茜絕望的眼神,閃過師傅倒在火海里的背影,那些畫面像刀子一樣扎著他的太陽穴,讓他忍不住用頭去撞巨石,發出沉悶的聲響。

“別撞了。”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傳來。

小道士猛地抬頭,看見阿竹提著燈籠站在溪邊,她的左臂還纏著繃帶,臉上沾著泥,卻依舊笑得很堅定。

“巡撫的人已經把鷹嘴崖圍了,秦鶴跑不掉的。”

她蹲下來,從懷裡掏出個藥瓶,是她父親留下的金瘡藥,帶著淡淡的薄荷味。

“我找了你三天,”阿竹的聲音帶著哽咽。

“崖頂的血跡一直延伸到這裡,我還以為……”

她沒說下去,只是小心翼翼地幫小道士處理右臂的傷口,動作輕得像怕碰碎了什麼。

小道士沒說話,只是看著她。

阿竹的眼睛很亮,像小茜,卻比小茜多了份沉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