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奪嫡:從廢柴皇子到永恆天帝

第8章 病情加重避風頭,巧言探得東宮訊

正如夏宸所料,一張語焉不詳、來歷不明的紙條,並未讓清涼殿發生任何肉眼可見的變化。

他依舊每日“掙扎”著去文淵閣“苦讀”,只是臉色比往日更加蒼白,咳嗽的頻率也更高了些,彷彿那日受到的“驚嚇”真的令他本就孱弱的身體雪上加霜。

福安則愁眉不展,時常對著夏宸唉聲嘆氣,將一個忠心護主、卻又無能為力的老奴形象扮演得淋漓盡致。

小翠依舊每日送來食盒和“閒書”,只是她的眼神中,除了之前的種種情緒,又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探尋和……或許是失望?她似乎在期待著夏宸能對那張紙條做出些什麼反應,但他偏偏像個沒事人一樣,依舊沉浸在那些“無用”的故紙堆裡。

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應對,顯然讓某些人更加捉摸不透。

而在文淵閣內,夏宸的策略也悄然發生了改變。

他不再僅僅滿足於自己埋頭翻閱那些無人問津的札記和廢稿,而是開始有意識地與一些翰林院的低階官員和小吏進行“交流”。

當然,這種交流是以一種極其“符合身份”的方式進行的。

比如,他會在看到某段“難以理解”的古文時,捧著書,一臉“茫然”和“謙恭”地去請教一位正在整理書籍的年輕校書郎。

“這位……這位大人,”夏宸的聲音帶著病弱的喘息,手指著書頁上的某個字,“晚輩……晚輩愚鈍,這個字……它單獨看,晚輩認得,可放在這句話裡,晚輩……晚輩就怎麼也想不明白了。能否……能否請大人指點一二?”

他挑選的“問題”,往往是一些看似簡單、實則略帶生僻的字詞用法,或者是一些容易引起歧義的句子。這既不會顯得他真的完全無知,又能給對方一個“指點迷津”、“好為人師”的機會。

翰林院的官員,大多有些才學,也免不了有幾分文人的虛榮。面對一位“病弱好學”卻又“天資愚鈍”的皇子殿下如此“謙卑”的請教,他們大多不會拒絕。

起初,他們只是敷衍地解釋幾句。但夏宸總能用他那“鍥而不捨”的“愚笨”,以及恰到好處的“恭維”,讓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多說幾句。

“哦……原來是這樣!大人真是博學!晚輩……晚輩好像明白了一點點……”夏宸會露出一副“恍然大悟”卻又似懂非懂的表情,然後順勢引出下一個“問題”,或者……看似無意地將話題引向別處。

“說起來……晚輩昨日看書,見古人也常有抱病苦讀之人,真令人敬佩。不像晚輩……咳咳……只是稍稍勞神,便覺精力不濟。不知……最近宮中可還有哪位大人也如晚輩這般,身子不適,卻依舊勤於王事?”

他問得“天真而隨意”,彷彿只是病中的隨口感慨。

但那些在宮中浸淫多年的小吏官員,哪個不是人精?他們或許不會直接回答,但從他們微妙的表情變化、或者不經意間透露出的片言隻語中,夏宸總能捕捉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他就像一個技藝高超的漁夫,看似隨意地撒下魚餌,卻總能在不經意間,釣起自己想要的魚。

透過這種方式,夏宸漸漸從這些人的口中,旁敲側擊地打探到了一些關於東宮的訊息。

“聽說了嗎?太子殿下昨日在批閱奏摺時,突然暈倒了!”

“可不是嘛!太醫院都驚動了,好幾位院判都連夜被召進了東宮,聽說情況不太好。”

“噓……小聲點!這種事也是我們能議論的?不過……我聽說太子殿下最近憂思過重,為了西南邊境的戰事,已經好幾宿沒閤眼了。”

“西南戰事?不是說已經平息了嗎?”

“平息?那是明面上的!我可聽說了,那些蠻族部落又集結起來,在邊境蠢蠢欲動,二皇子殿下怕是又要領兵出征了……”

各種零散的、真假難辨的訊息,如同涓涓細流,匯入夏宸的腦海。

太子病倒了!而且似乎與西南戰事有關。

這個訊息,讓夏宸心中一凜。如果太子真的出了狀況,那麼淑妃和四皇子選擇在這個時候對自己下手,就有了合理的動機——趁亂除掉一個潛在的、雖然微不足道但終究是皇子的威脅,或者……利用自己做某些文章,進一步攪亂局勢。

那麼,紙條上所說的“東宮有變”,看來並非空穴來風。

只是,“淑妃欲行險,目標宸王”,這後半句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淑妃真的會如此不智,選擇在這個敏感時期,對一個“毫無威脅”的自己動手嗎?她圖什麼?

夏宸覺得,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他需要更直接的證據,或者說,他需要一個能夠接觸到更核心資訊的人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