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尊配什麼藥,吩咐一聲便是,草民轉頭便送去衙門。”
“哦?只怕鄭老闆不肯賒賬。”
“縣尊說笑了,草民再不宵,也不敢讓父母官掏錢呀。”
“果真?”
陳子履伸出手掌,比了個“八”字:“這個數,你捨得不收錢?”
鄭昌一看,頓時汗如雨下。
要知道,就連最貴的長白山野參,也不過二十兩一斤。天下什麼藥材藥方,竟值得八百兩銀子!?
縣老爺打算一次買40斤野參,天天嚼著吃嗎?
那不吃得鼻血流光,飛昇成仙了?
這哪裡是買藥,分明是借買藥之名,行勒索之實呀!
鄭昌開得起藥行,自然有些家底。
可800兩實在太多了,區區縣城藥商,哪會備那麼多現銀。不低價急售一些產業,絕計湊不出來。
若只一次還好,就當破財消災,忍了。
就怕對方食髓知味,反反覆覆逮著一隻羊猛薅。多來兩回,他就只能找根繩子,上吊算球了。
想到這裡,鄭昌暗咬牙關,湊近了一些。
“縣尊莫怪,這個數……草民實在拿不出來,能否寬減一二?若是二……三百兩,五天之內,草民便將奉上銀票。”
“銀票?”
陳子履忍不住好笑:“鄭老闆多心了。本縣採辦些藥材而已,不是打秋風。”
說著,他從袖中拿出一沓東西,遞了過去:“鄭老闆好好看看。”
鄭昌接過一看,頓時轉憂為喜。
只見清單之上,所列藥材儘管廉價,數量卻極大。以市價估算,差不多就是800兩銀子。
可見,縣老爺確係採辦藥材,並非巧借名目勒索。
鄭昌道:“縣尊莫怪,這也太多了,小號實在沒那麼多存貨。”
“那隻好麻煩鄭掌櫃,向同行借調了。”
說著,陳子履從袖中拿出一張字據,放到桌上。
“這是採辦文契,你看一下。”
鄭昌拿起一看,不禁暗呼糟糕。
原來文契上寫著,藥材須三日之內辦齊,錢卻只給一百兩。剩下的七百兩尾款,在三年內,分次付清。
先給訂金再給尾款,倒也沒什麼,至少三年賬期,實在長得離譜。況且衙門欠的賬,尾款不用說,十有八九要打水漂。
這和勒索七百兩,也沒差多少了。
“縣尊,小號……”
“莫急,你先聽我說……”
陳子履知道這樣買東西,讓人很為難,早就想妥了。
他先從重開惠民藥局說起,籌辦這些藥材,是為了惠及全縣窮苦,不是中飽私囊。
仁德堂做下這單生意,是行善積德之舉。
又許下承諾,三年之內,藥局所需藥材,通通交給仁德堂採辦。就按市價,絕不再拖欠。
最重要的一點,往後在藥局備不齊藥材的病患,將全部送給仁德堂,別家一概不給。
鄭昌大吃一驚,連忙問道:“此事當真?”
陳子履道:“自然不假。你好好算算,三年下來,能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