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霹靂手段剿滅高家,對貴縣的本土鄉紳,似乎造成了極大震懾。
到了花廳,茶水還沒奉上呢,他們便紛紛報出參股開礦的金額。
其中,以梁、李兩個舉人最為大氣,每個人出資三千兩。
其他人也不小氣,根據身份和資輩,從1500兩到500兩不等。
十幾個本地鄉紳加起來,竟高達一萬七千兩之巨。
此外,還有潯州府桂平縣、平南縣,鬱林州興業縣,以及橫州等地十餘鄉紳,託他們帶話.
承諾出資約一萬兩,共同參股。
也就是說,開礦所需的三萬兩本金,竟只差3000兩便湊齊了。
陳子履大感意外。
本地鄉紳就罷了,看到高運良的下場,多多少少會出一點。
鄰縣鄉紳不受管轄,居然也來湊熱鬧,真是始料未及。
細想一想,又啞然失笑。
所謂鄰縣云云,只是託一個名而已,實際掏錢的,恐怕還是本地鄉紳——他們自己不能出太多,以免露富,被縣老爺盯上。
陳子履也不在意,不管怎麼樣,願意出錢就行。
於是忍痛拿出一小盒明前龍井,命孫二弟沏上,慰勞那些金主。
拍著胸脯打包票,平天山銀場絕不令股東虧錢,每年至少兩成股息。
梁、李二人領銜道謝,又說前幾年剛起步,虧一點不打緊。
朝廷收上銀課,為聖上分憂,最為關鍵。
陳子履肅然起敬,嘆道:“大家說得極是。去年韃子入關,擄京畿百姓數十萬,今年可不能再讓他們得逞了。如今孫閣老整頓軍務,每年缺餉兩三百萬,陛下也難呀。咱們縣每年出五萬,也算為君分憂萬一了。”
眾鄉紳齊齊稱是。
一時間,花廳內全是憂國憂民之談,個個慷慨激昂。
還有人感慨大腿肥肉太多,沒法騎馬上沙場,否則必投身孫閣老帳下,為國殺敵。
陳子履聽得雲裡霧裡,暗想這群人也太浮誇了吧,真把我當傻子來哄呀。
最後,給眾人寫下收據,按募股書上的約定,分了股份。
等到諸事辦妥,點湯送客,已是黃昏時分。
陳子履將萬兩銀票入了縣庫,回到後院書房,只見賈輝一臉喜慶,正悠閒地品著明前龍井。
忍不住問道:“姐夫,今天有何喜事,竟滿面紅光?”
“當然有喜事,”賈輝拿出10張三百兩的銀票,放在桌上,“這是梁員外的3000兩,說是借給我入股銀場。嘿嘿,姐夫懂得規矩,這錢可不是給我的。”
陳子履心想,那剛好三萬兩,梁員外真會做人。問道:“那你也沒撈好處,樂什麼呢?”
賈輝哈哈大笑:“李員外得知,我借了高利貸,才買的西洋銃、西洋炮。就說打土匪的錢,不能讓外鄉人掏,連本帶利幫我還了。”
陳子履張大了嘴巴:“那一千六百兩,不是給你實報實銷了嗎?”
“那不管。李員外犒賞的人,是我賈某人,和你可不相干。”
陳子履搖頭苦笑,對梁、李二人態度之恭敬,有一點吃驚。
入股銀場就不說了,交到公賬做生意,不一定必賠,說不定還大賺呢。
可送到後院的錢,就真是“有借無還”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