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持續減少,銅又不夠用,大家手裡沒有錢,不得以物易物了?
百姓以物易物,朝廷又如何收稅呢?
沒有盜採犯,那些小礦、貧礦,就不可能一點點刨出來,補充國家和百姓所需。他們哪裡是罪犯,應該是大明的英雄才對。
林舒好奇問道:“為何西洋海船不來了呢?”
“因為佛郎機正在打三十年戰爭,打得快要破產了,美洲盛產的白銀,急需運回歐羅巴救急。日本幕府閉關鎖國,又不許咱們的海船去做生意……”
陳子履說起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說起扶桑的幕府變革。
孫、林二人聽得雲裡霧裡,直呼太過高深,實在難以明白。
不過有一點,他們聽懂了:
平天山銀場對大明很重要,絕非每年上繳銀課那麼簡單。
陳子履喃喃道:“沒錯,非常重要。每年挖出十幾萬兩白銀,快趕上小半個海貿了……咱們大明,應該鼓勵盜採才對。”
說到這裡,他忽然一拍大腿,有了主意。
不就是土法採銀那點事嗎?
如果人人都會,官府又哪裡分得清,誰是良民,誰是盜採犯呢?
陳子履大步走回書房,攤開紙硯,奮筆疾書。
在第一頁,寫下了幾個大字:
【天工開物-採銀篇】
【尋脈辨礦:凡石山硐中有鉚砂,其上現磊然小石,微帶褐色者,分丫成徑路……】
【坑道開採:凡樵砂藏深土,如枝分派別……上橫板架頂,以防崩壓……】
【碎礦富集:……】
陳子履抄了一遍原文,做為總綱。然後祭出AI,對採礦的所有步驟,進行詳細分解。
每到艱澀難明處,比如坑道怎麼架,滑輪怎麼裝等等,還畫出圖例,不厭精細,力求簡單易懂。
最末,還特地出了幾份卷子,做為“銀舉”的考題。
他找來韋金彪,開門見山。
“你的兄弟們,不是害怕露相嗎?這樣,明天縣衙出佈告,凡願學採銀者,官府包教包會。嗯,本縣聘你為啟蒙先生,一堂課一錢銀子,怎麼樣?”
韋金彪目瞪口呆:“這……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既為大明開銀礦,你當然要教出一些礦丁。否則,本縣親自去挖嗎?”
韋金彪急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如何能教給別人。”
“你老祖宗的手藝,能比本縣的手藝強嗎?老實跟你說吧,本縣還有三大采銀秘技,你把差事辦好了,本縣就傳給你。”
陳子履拿出剛剛寫成的《天工開物》,遞給了對方。
韋金彪一臉迷惑:“回稟堂尊,罪民不識字。”
“二弟,你來唸。”
孫二弟拿起一看,也十分為難:“好些字不會。”
陳子履扶著額頭,向韋金彪嘆道:“你不用管了。反正本縣的手藝,比你強十倍,比你那些徒子徒孫,強一百倍。
本縣會廣釋出告,誰都能學,凡考核及格者,可錄為學徒;優異者,或為礦丁、可為礦頭。千百人報名,你那些弟兄,總不擔心露相了吧。”
韋金彪一腦袋漿糊,不知該不該答應好。
過了好久,才小心翼翼地問道:“那些兄弟都不識字,如何考得過呢?”
“無妨,你告訴他們,無論哪一題,不會就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