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反覆覆,仗永遠打不完,動亂永遠無法平定。
可是,又不能把他們通通砍了。
大明對待反叛,講究嚴懲首惡,寬待其餘。特別是被裹挾的百姓,一向能不殺,就不殺。
少民俘虜也是大明子民,一次性處死近千人,朝廷那邊說不過去。
御史必然彈劾不合法度,殺良冒功。
總不能將他們盡數檻送省城,來個浩大的獻俘吧。這一路全是叛軍,不被半路劫走才怪。
總而言之,這些俘虜十分棘手,殺也不是,放也不是。
多耽誤一天,就多耗費一天糧食,必須儘快處置。
林舒在旁等了半天,見沒有回應,小心翼翼地提醒:“老爺?”
“嗯?”
“清節院那邊,該怎麼辦?”
陳子履沒好氣道:“我哪有法子。難不成,派衙役押送她們回家,強行塞給她們的父兄?”
林舒急道:“倒不是沒有法子。”
“哦?你有什麼法子?”
“她們尋短見,是因為守院老嬤剋扣口糧,不給她們飯吃,還有……”
陳子履聽到一半,便啞然失笑。
大明上下,但凡有那麼一丁點權力,就沒有不貪不腐的。
清節院收容近百女子,每月才送去8石米,每人每天不到半斤。
就這點糧食,守院老嬤還要剋扣,真是雁過拔毛,賊不走空。
陳子履道:“衙門已經很窮了。要不,本縣把那老不死的抓來,打一頓板子?”
“那是次要的……她們還是太閒了,天天胡思亂想。”
話說到這份上,林舒再也顧不得羞澀,將她的法子,娓娓道來。
義勇營不是經常採辦軍衣、布鞋、軍帳來著,找裁縫做,還不如交給那些女人做。
省下來的錢,給她們添些糧米,就夠過活了。
等哪天,她們的父兄丈夫動了惻隱之心,未必就不會領回家去。
林舒道:“老爺日理萬機,這點小事本不應煩你,可是她們真的過不下去了……”
陳子履一聽,感覺這法子還挺好的。
細細一尋思,又忽然發現,裡面充滿了智慧。
因為這法子蘊含一個道理,人都是有用的。哪怕名聲狼籍,遭人遺棄的弱女子,也有獨特的作用。
九十多個人,配上十臺織機,九十套針線,每個月能做多少軍衣布鞋呀。
別說能養活她們自己,經營好了,甚至能給衙門賺點錢。
推而廣之,瑤匪俘虜也是人。
在受土司蠱惑煽動,追隨叛亂之前,不過是貧苦山民而已。
不能因為不是漢民,就把他們當成十惡不赦的惡魔,或者棘手的累贅。
再說了,就算是一條襲褲,一張草紙,都有它的用處。
近千俘虜,怎麼會沒用呢。
想到這裡,陳子履不禁暗暗誇讚:“林舒這小妮子,還挺聰明的。”
又道:“你說得對。人啊,太閒了就會胡思亂想。要麼上吊投河,要麼起兵造反。嗯,不能讓他們閒著。”
林舒一臉茫然。
不是在說清節院的事麼,怎麼扯到造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