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大軍被擊潰,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哪怕主帥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掩蓋得住。
隨著大量潰兵逃回原籍,整場戰役的過程,逐漸被世人所知。
主帥無能,將軍怯懦,是一方面。
士卒甲敝兵鈍,軍紀散亂,缺衣少食,形同乞丐,又是一方面。
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打勝仗呢,中伏之後,頂不住幾個衝鋒,就被打潰散了。
老百姓知道得越多,越是惶恐不安。
要知道,貴州的安奢之亂才平定四年,八季水稻還沒種完。
且廣西就在貴州邊上,對土司肆虐之慘狀,是記憶猶新。
整個貴州幾乎打成白地,光貴陽一城,就死了幾十萬人,百不存一。
大家很清楚,一旦各地叛軍聯合起來,推出首領大舉進攻,平靜的五嶺之南,將成為下一個煉獄。
然而,廣西武備之廢馳,是有目共睹的。
這次前往大藤峽的官兵,是各地衛所抽調的精銳。精銳尚且如此,留下來的老弱病殘,戰鬥力可想而知。
衛所徹底淪為擺設,無法保境安民。在朝廷重兵來援之前,只能靠自己了。
於是,沒等陳子履籌辦勸捐詩會,十幾個鄉紳便主動找上門,捐了三千兩銀子,二千石糧食。
梁、李兩個員外反覆解釋,之前入股銀場,本就十分吃力。後來府衙又勸捐了幾次,把大傢伙的家底全掏空了。
倉促間,實在拿不出太多錢糧,請縣老爺莫怪。
不過,他們都很贊成辦團練,希望縣衙重新招募青壯,恢復義勇營的實力。
等到夏秋,早晚兩稻成熟,大家還能再捐一些,不令將士們餓肚子。
陳子履知道這是實情,欣然笑納之餘,盛讚他們識大體,明大義。
然後很快頒發募兵佈告,號召全縣義士投軍。
大家都知道,義勇營從不欠餉,吃得好,穿得好,是從軍的好去處。
儘管這次遭遇慘敗,可在大敗之中,仍從大藤峽殺了回來,堪稱悍勇。
可見,戰敗主要是主帥不行,並非義勇營不行。
募兵佈告一經發出,投軍者便絡繹不絕,很快招滿三百人。
可惜新兵入營之後,發現軍營內十分壓抑。
老兵都神情沮喪,整日渾渾噩噩,沒了往日的神氣。
有那麼十幾人,常常在夜裡做惡夢,大喊大叫,好像夢見了非常可怖的東西。
想來,是因為大藤峽之戰敗得實在太慘,大家都嚇破膽了。
新兵們想想也是,三百人出去,只回來一百九十,陣亡近四成。
再開朗之人,看到往日同袍一個接一個喪命,都會受不了。
士氣如此低落,當然影響操練。
新兵入營幾天,還沒有學會如何列隊。
陳子履看在眼裡,心焦萬分。
瑤匪越來越囂張,義勇營的三百精兵,若不能儘快重振軍心,貴縣就危險了。
這日,他帶著幾大車軍服、軍鞋、斗篷,來到校場,親自分派。
從大藤峽逃回來的老兵,人手一套。
新兵看得口水直流,直呼傳言不虛。
軍服、斗篷布料結實,針腳綿密,一看就價值不菲。
軍鞋則是奢侈的布鞋,鞋底納得厚厚的,得花好大心思,才能做出一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