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被兩臺AX-12型機器人夾在中間,它們的鈦合金手指以精確的3.2牛頓力度扣著他的肘關節,力道剛好卡在神經敏感處,既不會造成損傷,又能讓他無法掙脫。
街道上行人匆匆,目光低垂,腳步加快,像躲避瘟疫一樣繞開他。在這個時代,被系統標記為“異常”的人,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沒人願意被牽連進“不可預測”的事件裡。
十米外,一輛印著藍色心形標誌的無人車靜靜停靠,車身上投射著全息廣告。一位虛擬女警微笑著旋轉,突然畫面扭曲,變成血紅色的《社會安全法》第38條條文:“拒絕心理評估即構成三級危害公共安全罪。”
當林遠靠近車身,車頂的量子雷達瞬間啟用,以每分鐘400次的頻率掃描他的生命體徵——心跳、血壓、瞳孔收縮、面板電反應……每一個資料都被精準捕捉,上傳至中央資料庫。
“掃描完畢。”冰冷的機械音響起,車門無聲滑開,一股濃烈的苯酚消毒水氣味撲面而來,像是要洗掉他身上所有的“異常”。
車門關閉的瞬間,車載AI自動切換至“音樂舒緩模式”。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在聲場最佳化系統的加持下,從四面八方湧來,每個音符都被精準控制在42分貝——既能安撫情緒,又不會刺激聽覺神經。
與此同時,車窗變成顯示屏,開始輪播“心理康復模範”的採訪影片。
“感謝系統修正了我的焦慮傾向……”
“感謝系統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幸福的選擇……”
“感謝系統……”
第三位受訪者出現的那一刻,林遠的瞳孔驟然收縮——那是他三個月前被公司強制“最佳化”的同事張明。
影片裡的張明笑容僵硬,嘴角弧度精確到一分一毫,像是被無形的絲線拉扯著。他的眼神空洞,彷彿靈魂早已被抽離。
難道……自己也會變成這樣?
“系統檢測到您瞳孔擴張1.8毫米,腎上腺素上升過度,心率過快,安全協議啟動中。”
咔嗒——
一副冰冷的腳銬鎖住了他的雙腿,安全帶自動收緊,將他死死固定在座位上。音樂仍在播放,但速度被調成了0.6倍速,每一個音符都被拉長、扭曲,像黏稠的糖漿一樣侵蝕著他的時間感。
當車門再次開啟時,林遠已經分不清過去了十分鐘還是十小時。他踉蹌著跌出車廂,抬頭望去,一棟高聳入雲的大廈矗立在眼前,外牆上巨大的螢幕滾動播放著心理健康宣傳片:
“服從系統,幸福一生”
“情緒波動是危險訊號”
“改變心理,改變生活”
“我們比你更懂你”
……
大廈內部,林遠被帶進了一間狹小的房間。
這裡比想象中更壓抑——弧形天花板佈滿蜂巢狀的發射器,中央的腦波掃描器如八爪魚般張牙舞爪,內部閃爍著詭異的紅光,彷彿在等待吞噬下一個獵物。
當看到機器旁邊的仿生人“醫生”時,林遠的心沉到了谷底。
“林先生,請坐。”醫生露出標準化的微笑,“根據報告提示,您最近的行為模式有多起異常現象。”
林遠攥緊拳頭,明知辯解無用,卻還是開口:“我只是……拒絕吃早餐和看電梯廣告,這些應該算不上異常吧?”
“林先生,在正式開始前,我需要您確認一段影片影像。”醫生沒有理會他的解釋,抬手一揮,大螢幕亮起。
畫面中是一處紅磚房,周圍環繞著綠油油的稻田,幾個孩子在田間奔跑嬉戲,陽光灑在他們身上,溫暖而鮮活。
林遠的呼吸瞬間急促起來。
“林先生,這段影像是否就是您最近夢中的畫面?”醫生緊盯著他的反應。
“不,這不是,我從未做過夢。”林遠聲音微微發顫。
一個連夢境都能監測的系統,又怎會識別不出他的謊言?
“林先生,鑑於您目前的情況,根據《人類心理干預法》,我們將對您進行深度腦波清理。”醫生遞來一份同意書,條款文字如螞蟻般蠕動重組,最終定格在“自願接受記憶矯正”幾個大字上。
“不,我拒絕!”林遠猛地站起身。
“林先生,這份同意書只是給您審閱,您沒有權力拒絕。”醫生話音落下,手指按下了啟動按鈕。
兩條機械臂閃電般探出,一左一右鉗制住林遠。
一針肌肉鬆弛劑,一針鎮定麻醉劑,同時刺入他的面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