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39章 合作社初定(感謝幾位書友的月票,今天加更一章 )

第2件事:技術服務,定期組織技術交流,推廣新品種、新方法,前期我可以負責主要講解,大家互相學習,後期可以請專家。

第3件事:疫病聯防,統一安排防疫時間,發現疫情及時通報,組織互助,盡力避免擴散。

第4件事:資訊共享與銷售協助,共享市場資訊,比如豬價,飼料價,聯絡可靠的豬販子,可以組織統一銷售,爭取更好價格,當然也可以自己聯絡,賣豬決定權和錢最終歸養豬戶自己。

第5件事:協調互助,在農忙,蓋豬圈等需要人手的時候,社員間優先互助。”

“好!這幾條實在!”張澤安帶頭鼓掌,其餘眾人也點頭附和,但真正聽懂的有幾人猶未可知。。

“第三,社員的責任和義務:

按時交社員費,積極參加合作社組織的活動和技術學習。

嚴格遵守防疫規定,發現豬病及時報告。

誠信經營,保證交售生豬的質量。

社員間要團結互助。

每頭豬成交之後交納一定的費用給大隊,比如3%,這個可以再商議。”

“都交了社員費了,為啥子還要交錢給大隊?”有人不滿的問道。

“那不一樣,我們合作社是掛靠在大隊上的,沒有大隊,養殖場的地都批不下來,而且出去也都是以大隊集體的名義和別人談生意。

社員倒是無所謂,那些沒加入合作社的人的利益不就受損了嗎?

所以必須要交錢給大隊集體,集體再想辦法用這筆錢回饋所有大隊成員。”

“這個好!這個好!”聞言霍書記大聲鼓掌,其他人也稀稀拉拉的鼓起了掌。

“第四,最重要的一條:選社長。

合作社需要一個領頭人,負責日常聯絡,組織活動,管理賬目,對外溝通。

畢竟合作社現在不算正規合法機構,管理全憑自覺,所以社長必須公道正派,德高望重,讓大家都信服。”

說完他看著張澤安:“比如我們小隊的社長就會選張澤安,當然這需要我們回去之後再和隊員商量一下。”

張澤安也是一愣,沒想到來開個會,就要當社長了。

他侷促的看著王建安,張了張嘴。

王建安壓了壓手,示意他回去再說:“我目前想到的就這些了,大家有什麼補充的可以提出來。”

眾人討論了一陣,也沒有什麼再補充什麼。

散會後依稀聽到幾個小隊長和隊員商量著。

“等哈回去就隊員們說合作社的事,早成立早賺錢。”

“就是,就是。”

回到李家溝,張澤安挨家挨戶通知隊員到王建安的院子裡開會。

不一會兒院子裡便站滿了人,王建安又將合作社的好處和章程給大家說了一遍。

除了兩戶打定主意外出打工的,還有大剛這兩兄弟無意養豬的。

其他人紛紛表示願意加入合作社。

當時見到王建安賣豬賺錢,大家都非常意動,但奈何捨不得圈裡的小豬。

後來又見張澤安等人加入,很多人都後悔沒果斷點。

現在又有機會,自然是滿心歡喜。

王建安提議張澤安當社長,眾人也沒有意見。

當即王建安寫下合作社的合同,願意入社的簽字畫押。

同時因為已經過了這次的養殖期,最後約定社員從明年1月再開始交社員費。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