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63章 母豬的產前護理

一個星期後,一個地堡形狀的水池子出現在山頭,像個新起的墳包,不過是大號的。

等水泥完全凝固,就可以拆掉模具開始裝水了。

半山腰一個小號的加肥池也正在修建。

張澤安揹著手,繞著池子仔細看了看水泥抹縫,挺滿意:“嗯,春城他們這活兒幹得可以。建安兒,好久引水?”

王建安拍了拍手上的灰:“澤安舅舅,不急。水暫時先不引。”

“啊?”張春城一愣,“費這麼大勁挖好了,不引水?等啥呢?”

王建安解釋道:“滴灌那細管子得貼著根走,現在棚裡密密麻麻都是藤,不好弄。等這季菜收了,翻地的時候鋪最好。

張澤安點了點頭:“對了,下面的抽水房也修好了,就等你的抽水機了。”

“澤安舅舅,抽水機可能要下個星期才到,還有一些其他材料沒買到,到時候一起送過來。

東西到了之後就搭兩條管道,一條通養豬場,一條通我這兒,再弄個閥門控制往哪邊抽水。”

“這次這些社員託了你的福了。”張澤安笑道。

“沒有沒有,大家還免費修水池和抽水房呢。”

幾天後,王建安帶著一個年輕的坐著貨車進入李家溝。

車上拉的正是抽水機和水管這些。

年輕人則是鎮上畜牧站的工作人員,李傑明。

王建安第一次去鎮上買豬仔,就靠他牽線搭橋,還教了王建安很多養豬知識。

這次請他來,主要就是給社員們講解一下母豬配種的問題。

剛好王建安家的母豬該配種了。

“李技術員,辛苦辛苦,大老遠跑一趟。”張澤安熱情地迎上去握手。

“張隊長,客氣了。”李傑明推了推眼鏡,笑容很溫和,“王哥喊我來幫忙,我肯定得來撒。”

畜牧站大部分的下鄉推廣任務都是其他同事在執行,李傑明基本都在鎮上,這次有機會出來,他巴不得多待幾天。

王建安招呼著李傑明:“走,先去家裡喝口水哇。”

李傑明擺擺手:“水不忙喝,正事要緊。先去豬場看看吧,路上邊走邊說。”

三人便往王建安的養豬場走去。

路上張澤安給他介紹了現在合作社的養殖規模,以及下個月的補欄等事宜。

幾人到達養豬場時,其他社員早已經等在這裡了。

這是第一次請專家來給大家講課,所有人都非常積極。

李傑明沒急著進豬舍,先站在門口看了看整體的通風和衛生情況。

又特意看了看豬圈頂棚的材料,灰白色的石棉瓦。

他微微皺了下眉,但沒立刻說什麼。

“傑明,這兩頭就是準備配種的,那頭是種豬。”王建安指了指單獨住一個豬圈的三頭豬。

李傑明走進豬圈,隔著木欄杆仔細觀察。

“嗯,這幾頭體況看著還可以,發育得不錯。”

看之後李傑明回到屋外,向眾人講解道:

“我們今天就重點說說怎麼看母豬是否發情,還有什麼時候配種最好。”

聞言家裡養了母豬的,都圍了過來,連劉桂芬等人也站在人群后面支稜著耳朵聽。

“母豬發情是有周期的,大概21天左右一個來回。

一個發情期呢,又分幾個小階段。”

他掰著手指頭:

“頭兩天,叫發情前期。

這時候母豬就開始有點不對頭了。

怎麼個不對頭法呢?

首先是食慾下降,平常吃的很多,突然吃得少了,或者吃得慢悠悠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