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7章 合作社

張澤安領著王太平父子,幾乎是半跑著闖進公社的院子。

簡陋的大隊公社只有兩間屋,一間鎖著門的資料室。另一間就是此刻人聲嗡嗡的會議室,平時開會,放廣播都在這個房間。

“老霍!老霍!”張澤安人未到聲先至,帶著抑制不住的興奮。

村支書霍德勝正坐在一張掉漆嚴重的舊辦公桌後,皺著眉頭聽一個隊長抱怨春耕化肥指標的事。

霍支書抬起頭,五十多歲的臉上刻著風霜和常年操勞的疲憊:“澤安?慌慌張張的,發生什麼事了?”

張澤安激動地跑到霍支書身邊:“老霍啊,我發現寶貝啦!”

隨後他快速的將王建安在路上關於合作社那一套想法複述了一遍。

霍支書原本微蹙的眉頭,隨著張澤安的講述,慢慢舒展開,臉上的疲憊也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興奮。

他只是粗略聽了一遍,就大概理解了王建安的想法,這似乎能解決他和公社一直以來面對的問題:

單打獨鬥沒規模,想搞集體副業又怕變回人民公社。

如今王建安的這個合作社構想,或許就是解開這個死結的鑰匙。

“人呢?人在哪?”霍支書急切的問道。

“怕打擾開會,在院門口等著呢。”張澤安連忙道。

“快!快請進來!”霍支書大手一揮,不容置疑地吩咐。

會議室裡嗡嗡的議論聲瞬間小了下去,所有人的目光都好奇地投向門口。

王太平在前,王建安略落後半步,父子倆踏進了這間充滿審視目光的屋子。

王建安抬眼一掃,看著一張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突然愣了。

上一世他和這些村幹部打交道很少,很多人只聞其名不識其人。

隔了三十多年的歲月,此刻根本無法將名字和眼前這些人一一對應。

就在王建安不知該如何開場的時候,王太平對著眾人打起來了招呼。

王建安立刻反應過來,趕緊跟著父親,一一跟眾人打招呼。

“來來來,建安,太平,坐這邊。”霍支書親自招呼,指著辦公桌旁特意讓出的兩張條凳。

張澤安也手腳麻利地從牆角拎過暖水瓶和兩個掉了瓷的白瓷缸,給父子倆倒了熱水。

霍支書沒有過多寒暄,直接開門見山:“建安,剛才澤安隊長跟我簡單提了一下你那個合作社的想法,能不能再詳細給我們講一下?”

王建安端起搪瓷缸,藉著喝水的動作整理了一下思路。

他知道,這是將藍圖付諸實踐的關鍵一步,必須講清楚,講透徹。

“合作社,簡單說,就是把咱們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抱團取暖。

拿養豬舉例,要想靠養豬發家致富,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土地,每戶的豬圈就夠養幾頭豬,個人想批地建養豬場,很難。

第二,投入,養殖規模大起來之後,豬仔從哪兒來,本地的飼料肯定不夠,需要從外採購。另外豬多起來必須注意防疫,豬瘟一死一大片。

第三,銷路,豬養大之後賣給誰?本地肯定消化不了那麼多豬,賣出去遇到行情不好,或者故意壓價的怎麼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