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最忙的“雙搶”時節,收割水田的油菜、犁田、移栽水稻,接著收旱地的小麥和油菜。
要一直忙到6月份,這段時間基本都是天剛亮就出門,除了中午那兩個小時,其他時候都在地裡一直忙到晚上天黑才回家。
“分給我們那段,明天差不多就能挖完。”尹祥平放下鋤頭,“下午你要有空,去幫忙把咱家地裡的油菜砍了吧。”
豬長大了,胃口也翻著倍地漲。
原來煮一大鍋豬食夠喂,現在連大哥家那口大鍋也得用上,一天得煮兩次,喂四頓。
再過段日子,豬再大些,恐怕每頓都得現煮才夠吃。
所以王建安每天下地幹活,都是晚去早回,得顧著家裡這攤子。
吃午飯的時候,王建平扒著飯,突然問:“建安,你下面那個新豬圈,打算啥時候動工?”
“反正8月之前要修好,要不然就趕不上春節的豬出欄了。”
“哦。”王建平應了一聲,沉默地吃了兩口飯,又像是想起什麼,放下碗。
“對了,修豬圈用石頭不?我們自己去河邊石場打。”
他說的石場,就是河邊一處山崖下,那裡全是堅硬的大塊石頭。
隊裡不少人修房子都是去那裡打石頭,省下買磚錢。
“怕是沒時間。”王建安搖搖頭,“打石頭太費工了,還是買磚吧,多花點錢就多花點。”
他也想過打石頭省錢,但眼下農忙加上餵豬,實在抽不出人手和時間。
王建平看了看父親王太平,又轉向弟弟:“忙過這陣子,農閒了,我們就去石場打。能打多少是多少,能省一點是一點嘛。”
“就是嘛,建安,你大哥說得在理。”王太平也放下筷子,附和道。
王建安看著父親和大哥臉上還沒褪去的疲憊,心裡不是滋味:“我是怕你們太累了。剛忙完農忙,又要去打石頭,身體遭不住……”
“有啥子遭不住的嘛。”不等王建安說完,王太平就急了,“年年農忙不都這麼過來的?再說,打石頭又不是一天到晚幹,慢慢來嘛。”
桌上其他人,也都紛紛開口,說“不累”、“能行”。
王建安見拗不過,只得點頭:“那好吧。不過說好了,只能趁著早上涼快和傍晚太陽下山那會兒去幹,大中午的太陽毒,絕對不行。”
大家見他答應了,都鬆了口氣,臉上露出笑容,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午飯後,趁著家人午休的時間,王建安獨自來到豬圈。
隨著豬仔日漸長大,圈裡的氣味也變得濃重起來。
一旦幾天不清理,混雜著飼料、糞便和豬體味的氣息,便會像個小小的發酵沼氣池。
收拾完豬圈,其他人也都起來了,王建安跟著去田裡砍油菜。
這是分家時分給王建安的水田,但已經被他換出去了。
為了拿下新家那邊的半畝土地,王建安就是用這塊水田和別人換的。
種了這一季水稻,這塊田就正式成為別人的了。
下午已經囑咐尹祥平早點回家餵豬,所以今天一直忙到天黑,王建安才和父母一起揹著鐮刀回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