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90章 新種

但也只有搭配上這些經過農科人員多年選育,適應大棚環境的優良種子,才能讓他那些嫁接、溫控、滴灌的手段,發揮出最大威力。

“真是好東西。”王建安小心地把種子攏回紙袋,又問道,“三哥,其他的呢?”

尹彬見他識貨,興致更高,又拿出一個紙包開啟:“喏,這是早豐番茄,耐寒性好,掛果早,坐果率高,果子大小均勻,關鍵是皮實,耐儲運。

還有這個,湘研一號辣椒種子,比一般的辣椒早成熟,關鍵是耐寒性有提升。”

聽到尹彬說出辣椒種子,王建安激動的手都在顫抖。

要論蜀省什麼菜最緊俏,那必然是辣椒了,不過現在本地的辣椒不好種,耐寒性太低了,沼氣燈又不能全天候的供暖。

有了這新的辣椒種子,可以嘗試種一種了。

最後尹彬又拿出兩個分量明顯更重些的紙包,倒出來的種子烏黑髮亮:“建安,這是黑籽南瓜,兩包夠不夠?”

“夠!太夠了!這都能搞到!”王建安看著那兩堆黑珍珠似的種子,心裡又是一陣激動。

去年剩下的黑籽南瓜種子今年才種下,而這種子收穫之後還要等一年才能發芽。

“三哥,姐夫那邊的大棚,你看了感覺咋樣?有啥子新鮮招沒?”王建安這才想起問技術細節,不過語氣裡明顯少了剛才看種子時的那種熱切。

他腦子裡裝著的後世大棚種植體系,從立體栽培到智慧溫控,從無土栽培到生物防治,隨便拎出一點都夠震撼這個年代的。

他問,更多是出於禮貌和對現世實際情況的參考。

尹彬沒察覺到王建安細微的心態變化,一聽問這個,立刻來了精神:“哎呀,建安,你是沒看到那場面,人家那才叫成氣候!

一個村子望過去,全是塑膠棚子,那棚子搭得也比我們這兒的高,牆厚實,裡面空間更大……”

尹彬說得口乾舌燥,把自己看到的,學到的,一股腦全說了出來。

王建安聽著,臉上帶著笑,不時點頭應和:“嗯,好,這個法子省力……通風確實關鍵……”

但尹彬說的這些,對他來說都屬於基礎操作,甚至有些地方在他看來還有最佳化空間。

比如王建安自己搞的帶控水閥的分割槽滴灌系統,就已經超越這個時代。

至於溫度管理,他腦子裡也有更科學的積溫模型和預警方案。

尹彬終於說得差不多了,看著王建安:“怎麼樣?建安,人家那邊有些法子我們也能學學吧?”

王建安點了點頭:“三哥,這趟辛苦你了,確實學到不少實在東西,對我們肯定有啟發,特別是你帶回來的這些種子。”

他指了指收好的那些紙包:“這有了它們,我對這季大棚底氣更足了。”

尹彬聽王建安肯定他帶回來的種子價值,心裡也高興,至於那些技術細節王建安能吸收多少,他倒沒細想。

“對了,建安,”尹彬想起另一件重要事,“公司那邊,甜城和雁縣的市場摸底,有點初步訊息了。趙強和李兵還在蓉城跑,我讓他們儘量多打聽點路子。”

“好,這個回頭再詳細說。你先幫我參謀參謀。”王建安起身指著遠處已經搭好框架的幾個新大棚雛形。

“三哥你看,這片大河灣地,連上我原來包的地,總共小十畝。我規劃了幾個種植區域,你幫我看看合理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