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從養豬開始

第119章 交易談成

目前一輪的飼料需求量差不多240噸。

後面規模肯定還要擴大,我們計劃年記憶體欄要達到1200頭以上。”

未來養豬場的料肉比能達到差不多2.5比1,現在飼料和未來有些不同,所以王建安的目標是3比1。

這些數字報出來,連張澤安和張春城都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只知道用量大,但沒算得這麼細過。

王廠長更是眼睛發亮,這個年輕的合作社帶頭人是懂行的!

“好!王老闆是實在人,我們廠目前的產能,保障你們的需求完全沒問題!至於價格……”

他沉吟了一下,“現在市面上正規廠家的育肥豬濃縮料,經銷商那邊拿貨,像川東、正大的牌子,噸價基本在650塊以上。

你們是基地直採,又是長期穩定的大客戶,我們廠肯定給最優惠的出廠價!”

他拿起桌上的計算器,啪啪按了幾下:“這樣,濃縮料,我們給你們按噸價600塊,折算下來,每斤3毛。

另外,全價料我們也有做,噸價800塊。看你們需要哪種?或者搭配著用?”

張澤安和張春城等人臉上頓時露出喜色。

張春城忍不住插話:“王廠長,這價格能保證質量吧?我們可剛在城西一個黑作坊栽了大跟頭。”

王廠長聞言,神色嚴肅道:“這個你們放一百二十個心,質量是我們廠的命根子!光說沒用,走,我帶你們再去車間轉轉,原料、生產、品控,你們自己看。”

一行人再次回到喧鬧的車間。

王廠長沒帶他們走馬觀花,而是直接走到原料投放口。

巨大的鋼板倉裡,玉米粒、豆粕、麥麩,像瀑布一樣傾瀉進投料口,幾乎看不到雜質。

王廠長抓起一把剛投進去的玉米粒,遞到王建安面前,“王老闆,你摸摸看。”

王建安接過玉米粒,入手乾燥飽滿,湊近聞了聞,是純粹的玉米清香,沒有陳糧的哈喇味,也沒有黴味。

走到混合工序,巨大的攪拌罐轟鳴著。

王廠長指著旁邊幾個帶鎖的鐵皮櫃:“這裡面是核心料,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還有防病的藥。

配方是我們廠技術科根據豬的不同生長階段反覆試驗最佳化的,新增量都有嚴格標準,由專人負責新增,記錄在案。”

王建安注意到一個細節,旁邊一個老工人在清理散落在地上的混合料時,隨手捻起一小撮,竟然直接放進了嘴裡嚼了嚼,咂摸了一下味道,然後才掃進簸箕。

王建安心中一動,快走兩步,在剛打包封口的一袋飼料旁,趁著傳送帶移動的間隙,飛快地伸手從袋口抓了一把還帶著餘溫的成品顆粒。

“王老闆?”王廠長一愣。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王建安直接把那把飼料顆粒塞進了嘴裡!

“建安!”張澤安嚇了一跳。

連車間裡幾個看到的工人都停下了手裡的活,像看怪物一樣看著王建安。

王建安面無表情,用臼齒細細地研磨著那些堅硬的顆粒。

他仔細分辨著味道和口感。

沒有刺鼻的工業香精味,只有穀物被高溫熟化後的焦香和淡淡的豆腥味。

口感粗糲,那是麥麩和玉米胚芽帶來的纖維感。

粉末在唾液作用下能化開一部分,說明熟化度還可以。

沒有苦澀味或其他怪味,也沒有嚐到明顯的石粉的砂礫感。

甜味很淡,說明新增的糖類不多。

整體味道中規中矩,就是標準的,沒有太多花哨新增的能量蛋白混合物的味道。

他“呸”地一聲,把嘴裡混合著口水的飼料殘渣吐到旁邊的垃圾桶裡。

“王老闆,你這是……”王廠長看得目瞪口呆,哭笑不得,“這能嚐出啥子來?”

他幹這行這麼多年,見過看原料,也見過看檢測報告的,沒見過直接上嘴嘗成品飼料的。

王建安抹了把嘴,神色自若:“味道還可以,豬應該會喜歡吃。”

王廠長被王建安這樸素的“口感評價”說得一愣:“王老闆,你這檢驗方法,真是頭回見。”

王建安笑了笑,將話題拉回價格:“剛才說的全料噸價800塊我們接受。

不過質量必須過硬,不能比今天嘗的這批差,只能更好,每次送貨我們都要抽檢。

首批先訂30噸全價料,往後按月結算,你們按月送貨,貨款每月結算。”

王建安的條件提得乾脆,也展現出了實力和合作的誠意。

王廠長只猶豫了幾秒鐘,便答應了:“行,王老闆爽快,我們也痛快。質量你放心,只高不低,合同細節,我們馬上擬,簽了字,明天就給你們安排生產,優先保障。”

張澤安長長舒了口氣,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笑容。

張春城更是激動地搓著手,看著王建安,眼神裡全是佩服。

如果只是他們兩人來的話,估計還是前幾天那副畏首畏尾的模樣。

今天王建安在場,雙方這才更像買家與買家。

隨後王廠長叫來廠辦主任和財務,就在他那間辦公室裡,雙方敲定了詳細的供貨合同。

不止是育肥期的飼料,還加上了母豬及豬仔的特殊飼料也一併購買。

同時也規定了每月的供貨量根據時間不同動態調整,不過全年總的供貨量不能低於200噸。

還有相關的驗收標準已經違約責任等。

最後雙方確認合同無誤後,由張澤安代表合作社在合同上籤下了名字,並蓋上了合作社的公章。

王廠長也簽了字,蓋上了甜城第一飼料廠鮮紅的公章。

“合作愉快,王廠長。”王建安再次和王廠長握手。

“合作愉快!王老闆,張社長,霍支書!”

除了甜城第一飼料廠的大門,張春城咧著嘴,揉著還有些淤青的眼角,對著王建安說道:“建安,早曉得就喊你來了,有你在這氣場都不一樣了。”

王建安:“主要是有這個證書和介紹信,要不然哪個來都一樣吃閉門羹。”

張澤安小心地把合同貼身收好,感慨道:“這趟折騰的……不過總算辦成了件大事。建安,今天多虧了你。”

王建安笑著說道:“以後你們就能明白,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其實都算小事。走,今晚我請客,等哈我買點菜帶回去,晚上到我家喝酒。”

“要得。”眾人笑著回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