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的小劉技術員已經是春節後第三趟來李家溝了。
這次他背了個半舊的軍綠色挎包,手裡還提著個網兜。
裡面裝著搪瓷臉盆、牙膏牙刷,一看就是做好了長住的準備。
“建安哥!”小劉從小路過來的,老遠就看見王建安在新房子那邊忙活,高聲喊道。
他年紀比王建安小一歲,是楊教授帶的研究生,上次來送種子時就說了,這次要來駐點,全程記錄新品種的田間表現。
王建安聞聲回頭,把手裡的鐵鍬往邊上一插,迎了上去:“小劉啊,這麼早就到了?吃早飯沒?”
“吃了吃了,在鄉上吃的麵條。”小劉把網兜放下,喘了口氣,“楊老師特意交代了,這批黃瓜和番茄是所裡的重點苗子,讓我一定把每個生長關鍵期的資料都記好。”
“放心,苗都給你照顧得好好的。”王建安領著他往育苗棚走,“上次嫁接後一直放在小拱棚裡保溼遮陰,這兩天剛撤了薄膜,見了幾次弱光。”
掀開1號棚的簾子,棚裡整齊地排列著育苗盤,嫁接好的黃瓜苗和番茄苗葉片舒展,看著就精神。
之前李家溝的番茄都是沒有嫁接的,王建安一直沒有找到好的砧木。
這次農科院試種的時候就有砧木。
王建安也算近水樓先得月了,和他們商量好了下半年就找他們購買砧木。
小劉立刻蹲下身,掏出隨身帶的筆記本和捲尺,小心翼翼地測量子葉高度、莖粗。
又翻開葉片背面仔細檢視,嘴裡唸叨著:“成活率看樣子挺高……介面癒合得也不錯……嗯,沒發現立枯病跡象……”
王建安在一旁看著,心裡也算踏實不少,出現問題他是能解決。
不過這是做實驗,主要是收集資料,有他們在場更好。
等這批試驗苗真種好了,以後合作社就不愁好種子了。
“哦,對了,”小劉記錄完資料,抬起頭,“楊老師讓我帶話,院裡茄果類研究所那邊又出了兩個辣椒新品種。
一個是早熟的線椒,一個是肉厚的甜椒,都增強了抗寒性。
問你們這邊有沒有興趣下一季也試種一點?”
“那肯定有興趣啊!”王建安毫不猶豫,“辣椒是好東西,行情一直不差,啥時候能拿到種子?”
之前從山東拿回來的種子抗寒性一般,最終畝產比王建安預估少了一半。
王建安懷疑是他們夏季種的品種,而不是冬季大棚種的。
不過好在是蜀省,辣椒需求量巨大,所以價格不低,蓉城零售價最高的時候賣到了6塊2毛錢一斤,比所有菜價都高。
“估計得下個月了,我先記下,回頭給楊老師彙報。”小劉在本子上又添了一筆。
王建安把小劉帶到了自家,將他安排在了以前小妹住的房間。
隨後王建安又趕去蔬菜大棚那邊,最近天氣開始回暖,大棚裡的溫度溼度得精心調控。
特別是那幾個專門用來輪種香菜、小蔥、小白菜這類葉子菜的大棚。
王建安採用了分批播種,分期採收的辦法。
這邊收完第一輪香菜,那邊第一輪也剛好可以收穫。
正忙著給新出的香菜苗灑水,就聽見大棚外傳來熟悉的貨車聲。
是尹彬又來拉貨了。
尹彬跳下車,手裡拿著張清單,風風火火地走進來:“建安,今天香菜能摘多少?蓉城老火鍋和蜀味大飯店那邊又催了,說這兩天客人多起來了,香菜需求量大起來了。”
“差不多夠他們要的數。”王建安直起腰,指了指靠邊的幾塊區域,“那幾塊都能摘了,老規矩,帶點根泥,保鮮。小蔥和小白菜苗那些也能收了。”
尹彬看著那些香菜,臉上笑開了花:“太好了,那幾個飯店也可以給他們供貨了。”
幾個正在大棚裡忙活的合作社社員也聞聲湊了過來,看著尹彬帶來的夥計熟練地過秤、裝筐,眼裡全是羨慕。
張華安咂咂嘴:“建安,還是要多點大棚菜得行啊,你看你還專門弄幾個棚子種這些葉子菜,這來錢得多快啊。”
“就是,”吳磨貴附和道,“我們那邊棚裡番茄黃瓜都還沒栽下去,你這葉子菜都開始賣了。”
王建安笑了笑:“這東西就是賺個辛苦錢,除了香菜,其他菜價格都沒得好高。”
話是這麼說,但大家心裡都清楚,葉子菜週期短,見效快,價格還穩定。
看著尹彬的貨車裝滿了蔬菜開走,有人就忍不住開口了:
“建安,我看咱合作社現在大棚還是不夠用啊,像這種來錢快的葉子菜,誰不想多種點?就是地太少,輪換不開。”
“對啊,”有人立刻接話,“咱後邊灣那邊,不是還有一大片閒地嗎?我估摸著,好好平整一下,起碼能弄出三十多畝大棚來!”
“還有村頭那邊,好幾戶人家的稻田,開春種了油菜,等五月油菜收了,那地空著也是空著,拿來建大棚正好!加起來也能有十幾畝呢!”
這話一下子說到了大家心坎裡。
去年看著王建安和李家溝最先搞大棚的人家賺了錢,今年開春,合作社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想把能利用的地都利用上,擴大種植規模。
之前猶豫沒上車的,現在腸子都悔青了,也琢磨著把村頭的稻田騰出來。
眾人圍著王建安,七嘴八舌,情緒高漲,恨不得立刻就去平土地、立竹竿、蒙薄膜。
王建安聽著,等大家說得差不多了,才擺擺手:“大家的心思我懂,都想多掙錢,這是好事。
後邊灣那地,村頭那些田,確實都是好地方,搞大棚最合適不過。”
他話鋒一轉:“但是急不得。後邊灣現在種著小麥,長勢正好。
還有村頭的油菜,也都馬上要開花了。
總不能現在就把它們都鏟了吧?
那得糟蹋多少糧食?
我的意思呢,大家就踏踏實實等到夏收之後再搭建新大棚。
那時候天也熱了,正好悶棚消毒,為秋冬茬菜做準備。”
他這麼一說,躁動的人群慢慢冷靜下來。
是啊,地裡的莊稼還沒收呢,現在著急也沒用。
“建安說得在理,”張澤安不知什麼時候也過來了插話道,“擴棚的事,等夏收完了,合作社開會細商量。
後邊灣的土都比較零散,需要商量一下怎麼交換,讓各家人土地都聚到一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