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揮著大家先把那個廢棄的蓄水坑清理擴大。
小夥子們揮著鎬頭鐵鍬,汗流浹背,把坑裡的淤泥雜物清出來,再把坑往深、往寬裡挖。
王建安也沒閒著,拿著工具在一旁測量規劃,確定池子的深度和坡度。
挖出來的土石就用籮筐挑到一邊。
清理完舊坑,又開始挖引水渠的路線。
王建安拿著竹竿做標記,從山溝水源處開始,一路規劃到蓄水池的位置,儘量選擇坡度平緩、線路短直的路線。
小夥子們就沿著標記開挖淺溝,用來埋設引水的竹管或塑膠管。
水源處的水不大,只是石縫裡滲出的涓涓細流。
王建安讓人在水源下方用石頭壘了個小水窪,先把水聚起來,再埋管引走。
中午,尹祥平和幾個嫂子提著籃子送來了飯菜。
大家就坐在山坡上吃飯,土豆燒肥肉、炒青菜,還有管夠的米飯。
幹活累了,吃起來格外香。
吃完飯歇一會兒,接著幹。
下午,尹彬開著拖拉機,把買來的水泥、沙石、水管等材料拉到了山腳下。
他又招呼人把材料一點點搬到山腰的工地。
王建安檢查了水管和接頭,型號數量都對,質量也還行。
他看著小夥子們把一根根塑膠管連線起來,埋進挖好的淺溝裡,從水源處一直鋪到蓄水池基坑。
介面處都用膠水粘牢實,防止漏水。
水源管道修好,王建安又指揮著大家開始修蓄水池。
這就沒什麼技術含量了,大家都會。
先把基坑底部夯實,鋪上一層碎石墊底,然後開始用石頭砌池壁。
拌水泥砂漿到是個技術活,王建安大致說了下水和水泥、沙子的比例,讓有經驗的老師傅負責。
砌牆的石頭要選平整點的,大小搭配著用,縫隙用砂漿填滿、灌實。
池壁砌得差不多高時,王建安讓人把進水口的水管固定好位置,用砂漿牢牢封住周邊。
池底用水泥砂漿抹平,儘量光滑,方便以後清洗。
池壁內側也要抹上一層水泥砂漿,防止滲漏。
抹水泥這活要細緻,得一遍遍壓實抹光。
王建安不時上手檢查一下,叮囑哪裡需要再補一下,哪裡要抹平點。
同時,山下平整土地的工作也接近尾聲。
幾塊小田變成了一大塊略顯凹凸但整體平整的土地,看著就寬敞多了。
尹慕雲拿著鋤頭這裡刨刨那裡平平,臉上露出了笑容。
很快蓄水池的主體工程完工了,就等水泥慢慢凝固養護。
王建安又帶著人開始弄大棚這邊的調劑池。
這個池子小很多,就在平整好的土地旁邊找了個地勢稍高的地方挖坑砌築,做法和大蓄水池一樣,也留了進水口和出水口。
接著,開始鋪設水管網路。
從山上的大蓄水池接出主水管,埋設地下,引到山下調劑池。
再從調劑池接出更細的塑膠管,像蜘蛛網一樣,預先鋪設在平整好的土地裡,規劃好每個大棚的灌溉區域。
水管出口處都暫時用東西堵住。
山上的灌溉系統弄得差不多了,王建安又開始指揮大家挖井。
他在溝下一塊區域畫了個直徑一米的圓,幾個青壯勞力輪流挖土。
挖到兩米深時,土開始變得溼潤。
“見溼土了!”井下的朱衛東喊道。
王建安讓人用繩子把土筐拉上來:“繼續挖,小心點。”
挖到五米深時,井壁開始滲水。
又挖了一米,水已經漫到小腿了。
朱衛東不得不爬上來。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井邊的人都圍過來看。
王建安讓人用水桶提了幾桶上來,一片渾濁。
尹祥輝激動地握著王建安的手:“建安,你真是神了,怎麼就知道這兒有水?”
王建安笑笑:“觀察地形就能看出來,這兒是低窪處,地下水流到這兒被擋住,形成蓄水層。”
其實這都是他前世記憶的功勞,但這話不能說,所以他胡亂編了一通,反正他們也不知道。
接下來幾天,王建安帶著大家挖地基,搭大棚。
一個星期過去了,十二個基地按照王建安的指揮全部挖好了。
每個大棚只有幾分地的大小,比李家溝的大棚小多了。
然後就是立竹竿、綁鐵絲、蓋薄膜。
這套流程王建安和李家溝的人已經熟練得不能再熟練了。
他一邊示範,一邊講解要領:“竹竿要深插,綁結實,不然風一吹就倒。”
“薄膜要拉緊,四周用泥巴壓死,不能漏風。”
鎮子灣的這幾個人學得也認真,都是幹農活的好手,手腳麻利,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插竹竿,有的綁橫樑,有的蓋薄膜,進度很快。
尹祥平和幾個婦女也沒閒著,忙著給大家做飯送水,打下手。
幾天功夫,十二個嶄新的蔬菜大棚就在鎮子灣的灣底立了起來。
在陽光下閃著銀光,格外顯眼。
看著這片大棚,尹慕雲激動地手都有些抖,一個勁地對王建安說:“建安,辛苦了,辛苦了,這回真是多虧了你!”
王建安擺擺手:“爸,一家人不說這些。大棚是搭起來了,往後怎麼種好,還得靠你們自己精心管理。”
“放心,我們肯定當自己孩子一樣伺候這些大棚!”尹祥雲大聲保證道。
這一切做好,山上的蓄水池也可以使用了。
王建安讓尹祥輝開啟水源處的臨時閥門。
清澈的山泉水順著塑膠管,嘩嘩地流進山腰新修的大蓄水池裡。
雖然水流不大,但看著水池裡的水一點點漲起來,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
水源問題解決,最大的心病去了。
晚上,尹家擺了酒席,感謝王建安,也慶祝大棚落成。
幾杯酒下肚,尹慕雲看著王建安,鄭重地說:“建安,借小彬的那筆錢,我們一定儘快還上。”
王建安點點頭:“爸,不急。先把菜種好,賣出去,有了收成再說。
後面育苗、施肥、防病,有啥問題,隨時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