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掌聲過後,趙光把林如江投300萬增股,進行生產線改造的方案向大家通報。
通報後,進行民主表決。
按照電車廠《股東協議》規定,超過半數透過,即可完成表決。
佔50%的固投集團加上佔5%的企業法人林如江,股權比例已經超過了50%,職工股和其他股只佔45%,即便有異議也改變不了決定,大家心照不宣,都投了贊成票。
增股方案,順利透過。
就在與會人員陣陣掌聲,慶祝生產線即將投入改造時,會議室後排傳來渾厚的聲音:
“林廠長,有錢改造生產線,什麼時候有錢把工資補上?這大半年只開基本工資,家裡鍋都快揭不開了……”
林松扭過頭,循聲看去,說話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穿著工作服的工人。
這個人叫沈建平,是電動車廠原來負責生產的副廠長。
兩年前,老廠長退休,沈建平和父親是公認的廠長候選人。
就在選舉新廠長前,沈建平酒後試駕旅遊觀光車,把一個老人撞成重傷,被交警部門刑拘。出來後,他被免去了副廠長職位,降職到生產車間做副主任。
這件事對沈建平打擊太大,他的脾氣開始變壞,只要參加會議,都會頂幾句,今天也不例外。
沈建平的話,引起了會場職工的共鳴,大家開始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江北電車廠的工資構成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獎金三部分。
基本工資很低,工人只比城市最低工資700元高一點,即便是管理層也就能開一千元出頭。
這點錢,確實不夠維持生活。
企業裝置老化,接不到訂單隻能靠代工電池維持也是實情,職工們對只開基本工資也沒有太多想法。現在300萬都投到裝置改造,職工沒得到一點實惠,有些怨言也情有可原。
見到下面議論個不停,林如江接過話筒,目光向臺下掃視一圈,說道:
“各位同志,我很理解你們的心情,只開基本工資,日子的確不好過。
不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我想大家還是懂的。
就算這三百萬全給大家開績效工資,也就能開三個月,三個月之後,我們怎麼辦?
我賣了房子、拿出存款、欠了外債,就是想讓江北電車廠有更好的出路。
為此,我還說服了在江北大學汽車製造專業畢業的兒子來電車廠工作。
在座的同志都清楚江北大學汽車製造專業的分量,林松還沒畢業,就收到了京城、魔都、鵬城、羊城六七份《錄用通知書》,每一份工作待遇和發展都遠遠好過電動車廠。
因為對電車廠的感情,還是留下來了,與大家一起奮鬥!
我想,只要電車廠同志上下一心,電動車廠一定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