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從造新能源汽車開始

第249章 特斯拉來了

特斯拉一進入中國,就開始強調進口品牌的優越性,精準鎖定了這批目標群體。

林松卻並不著急。

除了SU7、YU7、L7、M9這些高顏值、高效能的車型,L3輔助駕駛功能才是他的大殺器。

在智駕領域,華夏汽車早已遠超特斯拉,外觀和內飾更是把對方甩在身後。

有了這份自信,林松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

“歡迎特斯拉在中國製造,與華夏汽車一起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向新高度。”

這條微博一出,全網瞬間沸騰。

沒人想到林松會以這樣不卑不亢、充滿自信的方式,與特斯拉進行第一次互動。

第二天,特斯拉官方微博回覆道:

“華夏汽車佔領了美國,特斯拉要佔領中國。我們將攜手華夏汽車,共同推動全球新能源產業進步。”

字裡行間既有火藥味,又帶著幾分惺惺相惜,顯然已經把華夏汽車當成了重要對手。

林松沒有再回復。

這樣一來一回已經足夠,嘴炮只能提升關注度,真正影響銷量的還是產品力。

兩個月後,林松再次發微博:

“華夏三號晶片算力已達700,接近L3輔助駕駛功能標準。經過100萬公里測試,低速跟車接管率僅0.5%,遠超全球同型別車規晶片水準!”

訊息一出,全球譁然。

華夏晶片700的算力,遠超其他車規晶片最高350的水平,領先了整整一個代際。

A股的華夏晶片連續七個漲停,創造了A股奇蹟,市值直衝一萬億;

港股的華夏汽車一週內漲了兩倍,市值達到一萬兩千億;

美股的華夏電池也跟著大漲,市值衝到800億美元。

單單市值相加,華夏汽車相關板塊就已超過三萬億,而當時恆太地產的市值才5000億,被遠遠甩在身後。

就在這一天,王義帶著未來汽車老闆李文武來到了華夏汽車。

前世作為車媒體人的林松,參加過未來的新車釋出會,見過李文武。與重生後正在降本增效的未來汽車不同,現在的未來汽車算是冉冉升起的新星,靠著換電概念吸引了不少投資人,雖不及華夏汽車的規模,卻也被不少人看好。

寒暄過後,李文武看著辦公室裡陳列的新車模型,語氣帶著讚歎:

“林總,華夏汽車果然名不虛傳,剛才去車間轉了一圈,全現代化廠區,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有個想法,想跟林總溝通一下。”

“李總請說。”林松語氣客氣。

“我的想法是,邀請華夏汽車加入未來的換電聯盟,透過換電這種超越時代的方式,打造新的補能體系。”

李文武眼中閃著期待。

林松微微一笑,從容回應:

“李總,我們的600伏電池從0充到80%只需要15分鐘,高速上車主去趟衛生間、喝口水的功夫就能充好,至少能跑400公里,根本沒必要換電。”

“林總,您說的高速快充,並不是每個服務區都有的。”

李文武試圖說服他。

“可您的換電站,全國佈局也不多。何況就算是慢充,四十分鐘也能充到80%,正好夠吃頓飯的時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