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子,還請…”費仲並沒有九青想象中的囂張,雖說諂媚於王上,但不會為難士下;又或許是九青今日的行為,讓費仲摸不清關鍵,所以才不敢妄為。
九青暫不得而知。
費仲尤渾,這是封神榜中的人物,但明顯,這個大商不是這般,他並沒有聽聞什麼元始天尊,上清太清,截教、闡教,申公豹之屬……就是連尤渾這個人物,都沒有出現在大商。
費仲尤渾……尤其,渾濁,這應當是後世的作者,對費仲的汙名。
“噠噠噠……”一路隨行,周圍甲兵皆裝備勇武,手持長戈,目不斜視。
九青隨著費仲,很快來到商王宮靠近宮牆的一座宮殿,殿外圍牆,也有甲兵護衛,並未因為這裡是邊緣牆邊而放鬆警惕,甚至城牆上的甲兵們還不時注視此處。
“天邑舉宮……”
九青方至宮殿,就能見一道比宮殿還高聳的石碑,石碑肅穆,上佈滿密密麻麻的刀痕,並在正中有一個碩大的舉字;遠遠望去,行過之人,皆不由心中一震。
“這是先帝·帝乙所建。”費仲在一旁解釋,殊有榮焉。
“王下令重啟此宮,用來接納諸位大子,且籌備召令,欲廣納四海奇人異士,入朝為臣。”
舉,舉薦士仕,是推舉能人異士,入朝出仕的意思。
九青微微詫異,這是紂王能做出的事情嗎?
難道不應該是廣召四海美人?
九青詫異,但不顯於外,只多瞥了幾眼石碑,感受著其上的飛縱之氣,就隨著費仲進入宮殿。
“九國大子有眼力,石碑乃是先帝·帝乙以十祭伐人方時,所供祭品的石臺所造,先帝以祭祀大鉞,親刻舉宮……”
怪不得,上面的道韻濃郁不已。
九青心中留意,傳聞中帝乙的燕刀三師,定人方、阻屍方、攔兒方,以刀飛燕,以燕銜種,在三方之地種下荊棘,圍困三方。
此時三方才自顧不暇,無法擾亂大商。
“來人…”費仲出聲,周圍緊忙走來幾位近侍。
費仲點了一男一女,望之方十三四歲。
“爾二者負責九國大子的衣食住行,依王令,諸國大子皆可隨意出王宮,在妹邑中行……”一陣安排,費仲與九青拜別,九青回之。
在近侍的安排下,收拾入室。
……
一連六日,九青在費仲的幫助下,都在舉宮與典籍宮來回,觀望可觀望的書冊,以此學習如何占卜。
今日,晨間,九青正跪坐於東側一室內,矮屋闊窗,室內不大,唯有一簡單木塌,矮桌竹蓆,屏風木桶罷了。
透過闊窗,可見外有梨花過牆,風動搖曳,但梨花無味,風吹來,也只是泥牆上隱隱的花椒香味。
那名女侍正為九青布今日大食。
此時大商,皆是一日二食。
朝食為大,可供一日勞作。
夕食為小,以便安睡入眠。
大食簡單,就是些用青銅鬲裝著的煮菽子與粟米粥,肉糜湯,一陶琬的青菜,幾片臘肉,半條烤魚,一塊白煮肉。
一旁還放著些許桑葚、李子這樣的三月水果。
簡單寡味。
可即使如此,對九青來說,這已經是佳餚,要知在九國,他可沒有這樣的大食待遇,平日大食也就是粟米與些許蔬菜。
這應當是一國大子的日常大食才對。
“噠噠噠…”
屋外傳來一陣匆忙的腳步聲……
連續幾日,諸國大子皆來。
這舉宮寬大,有東西南北四排小室,以供眾大子修養,而小室之中,又各有三中室,此刻暫無人能居;在舉宮正中,還有一舉殿,暫未說明用處,不曾開殿。
“大子…”另一男侍從外趕來,手中捧著幾冊竹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