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如此慌張?”九青食畢,讓女侍收拾矮桌,他一會還要再次看書。
起身。
九青來到窗外,觀望外面庭院。此刻可見不少大子們出門,人影錯落,每位大子身後都有男侍跟隨;九青的男侍將竹簡放在一旁的架子上,來到跟前,道。
“是周伯與鄂候的大子到了……不,不是大子。”
“不是大子?”九青訝異,周伯姬昌、鄂侯,與九侯都是三公,三公是榮譽,不是爵位,所以三國國主還是以爵位自稱。
讓九青詫異的是,難道另外兩位也如九侯那般大膽嗎?
一旁男侍緊忙解釋:“鄂國送來的是大子,但聽說,不是原本的大子,現在的大子,是原本的一位中子。”
說到此,男侍眼中閃過厭恨之色;男侍不是奴隸,而是大商小宗旁枝內的一名小子,比九青在九國的地位還要低上不少。
畢竟九青再是介小子,也是九侯的介小子,屬於大宗,而這只是小宗旁枝,來王宮當近侍已經是大機遇。
可即使地位再低微,他也是實打實的殷商人,對於鄂國這以中子充大子的手段十分厭惡。
相對的,他應當對九青也沒有什麼好感,只不過九青小子的身份堂堂正正,而那日殿中的事情也被流傳,讓他在商人之中也有了些許名望。
畢竟,商王帝辛令九青就是九國大子,那在驕傲的商人眼中,九青就是九國大子。
如此,沒什麼壞心思的近侍,自然不會敵對九青。
何況……
男侍與女侍在知曉自己要伺候九青後,就用貝幣進行了簡單的占卜。
貝幣,此時的交易貨幣,青銅澆鑄,空心,如同貝克,每五個為一串,兩串為一朋,每三朋貝幣就可買一石粟米,一石粟米可供一成人食一年。
而不管家境如何,每家中必定留有兩枚貝幣。
因為以兩枚貝幣投擲,貝齒朝上是為陽,貝齒朝下為陰,一陰一陽為平。
陽為吉,陰為兇,平為順其自然。
這是商人們,皆通曉的日常占卜。
日常瑣事多多佔卜,並以此為生活準則。
近侍二人同擲一卦,為吉。
如此,自然不會對九青有怨言。
“以中子充當大子……王必定惡之,比十小子更甚。”九青微微搖頭,淺笑無語。
十名小子,這能讓商王光明正大地懲處九國,而鄂國……自作大聰明。
“那周伯呢?”相比鄂國,九青更好奇周伯姬昌是否將姬伯考送來。
不,應當是周昌、周伯考。
商時,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
姓是血脈的象徵;
可追溯其母,一母同胞之意。
氏是氏族的象徵;
可區分貴賤,彰顯地位之意。
如同商王帝辛,帝辛為號,是王的特稱,只有商王能享,暫不做言表。
他實際為子姓,殷氏,名受,所以正式稱謂為:殷受。
而如同妲己這樣的女子;己姓、有蘇氏、名妲,所以正式稱謂為:妲己。
當然,這些都是貴族。
若是尋常國人,那都是無氏無姓的人,能有一個可以稱呼,不被人鄙夷的名諱,已經是難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