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獵戶開始爆肝熟練度

第106章 返程

翌日。

張硯與玄明子拜別之後,就帶上彩鈴、王自喜等一干人等踏上返程。

言談中提及他要去齊國之事,玄明子告與他,齊國所派人馬已經先他一步抵達宋國,歸途應無甚危險。

謝過提醒之後,張硯等人就再度出發。

果真如玄冥子之言,一連三日,盡皆平安無事,未曾遇到妖魔,途中碰到的城中也並未藏匿妖魔。

宋國領地內的妖魔已經除得七七八八,只可惜那些無故喪命的平民百姓,活的稀裡糊塗,死也稀裡糊塗。

經此一事,大宋要恢復元氣,不知多久,或許其餘六國會動用手段令國民遷至宋國也未嘗可知。

宋國如何暫且不提。

卻說裕王府,齊詩悅自從得到宋國淪陷的訊息之後,便茶不思,飯不想,夜夜輾轉不得入睡,身子實在撐不住歪一會兒,下一刻就會睜開乜斜的星眸。

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張硯亡於妖魔之手,每每將她自夢中驚醒。

縱然已知六國十宗下場平患,仍舊止不住擔憂。

鬧到六國十宗下場,宋國的情況,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張硯雖堪比三轉武者,面對那些強大的妖魔,依然是螳臂當車。

“吱呀”一聲,卻是李玉蓉推門走了進來。

齊詩悅卻好似未聽見一般,歪在床上,怔怔出神。

李玉蓉將那雙滿是關切的雙眸落在齊詩悅身上,見其臉色蒼白,雙目通紅腫脹,悽悽慘慘慼戚,忍不住關切安慰道:

“小姐,張先生吉人自有天相,想必能順利回來。”

“再者,他也透過顧小姐之口瞭解了妖魔的大致情況,便是碰上不是對手的妖魔,也能夠找到規則保住性命,最差不過與妖魔僵持。”

“六國十宗又介入此事,路上遇到妖魔自然會順手除去,便是他與妖魔僵持,也不會有太大危險。”

“況且,倘若他回來瞧見你如今這幅模樣,豈不心痛?”

李玉蓉見齊詩悅半日沒有反應,嘆了口氣,走出此間,轉頭走到隔壁,戳破窗戶紙,透過小孔看著顧清秋。

裕王立府之前,特地交代過她,讓她看好顧清秋,不準讓其亂跑。

顧清秋相比齊詩悅讓她省心的多,靜靜在房內閉關苦修。

顧清秋雖心懷正氣,一腔熱血,但並不莽撞,在她得知宋國如今人間煉獄一般的境況之後,就絕了去宋國的心思,將滿胸憤恨化作變強的動力。

李玉蓉見狀,悄無聲息地在院中石凳上坐下,看天上明月,已是四鼓時分。

明月尚在,人安在哉。

張硯、彩鈴二人是否能夠安全回來,她持有悲觀態度。方才所說,也不過是安慰齊詩悅罷了,但顯然無甚效驗。

齊詩悅畢竟是首次動情,還與張硯有過床笫之歡,一時放不下也是自然,只能寄希望於年長日久,時間慢慢抹去傷痕。

展眼天光大亮。

張硯一行人已經來到宋齊兩國的交界處,舉目眺望,前方密密麻麻的甲冑士卒宛若黑雲壓頂一般,封鎖著這處邊境線。

走到近前,不出所料,俱是武者。

一眾士卒在此處駐紮十數日,各式各樣的劍魔見過不少,人形的,非人形的,力大無窮的,善使幻術的,或遁地而行,或隱匿行蹤。

倒是活生生的,除了他們自己之外的人,還是頭一遭見著。

為何他們能夠確信張硯一行人是人,無他,全賴蓬萊宗的鎮宗之寶窺妖鏡。如今整個宋國都被窺妖鏡籠罩,凡是妖魔,在他們這些武者眼中會散發黑芒。

憑藉這一點,他們也無需擔心妖魔混跡在自己等人之中。

張硯一行人身無黑光,自然就是人了。

是以,他們都用一種奇特的眼神盯著張硯等人,目送著他們穿過士卒構成的防線,七人一犬的身影漸行漸遠,先是化作黑點,而後徹底消失不見。

“真他孃的有人逃出生天,嘿,真厲害!”

“誰說不是呢。”

“咳咳!吵什麼吵,嚴肅一點,上值呢!”

另一邊的李懷萍也鬆了一口氣,拍拍胸脯道:

“嚇死我了,我還以為他們不會放咱們過來呢。”

雖說這一路走來,她已經得知宋國的妖魔沒了七七八八,但還是想跟著張硯一起去齊國。

一則,鬼知道什麼時候宋國又會出現妖魔。

二則,千難萬難與親外甥團聚,她也不想再天各一方,音信全無。

三則,她也想靠張硯如今的本事,給自己的兒子李實討一個老婆,早點生個大胖小子,傳宗接代。

“舅母多慮了,他們自然不會攔咱們。”張硯道。

話雖如此,他對自己等人如此輕而易舉就能越過防線還是感到些許詫異。

他本已做好與那群士卒掰扯掰扯,證明身份的準備,乃至於搬出裕王這尊大佛,結果竟然沒派上用場。

看來,軍隊有辨別妖魔的手段。

張硯復帶著眾人行了半日,遇到了一座城池,就對彩鈴道:“彩鈴,拿些齊國的銀票來給這老漢。”

彩鈴自包裹中掏出五張百兩銀票來,遞將過去。

老漢連連擺手拒絕道:“能讓大人救我一命,我千恩萬謝都感激不盡,哪裡還能要大人的銀票呢。”

見張硯執意要給,他又說:“老漢我路上撿了很多銀票,我就是幾百輩子也花不完,不用,不用。”

張硯解釋道:“出了這個亂子,宋國的銀票還能不能在齊國用也未可知,你就拿著,這點錢對我算不得什麼。”

老漢聽說,思忖片刻,方才收下,跪地叩首三下之後,轉身進入了城門。

張硯一行人則是僱了兩架馬車,乘輿前往祁水城,以他一人之力,無法帶著其餘人一齊原速趕路,少不得遷就彩鈴。

彩鈴一轉武者的速度,比馬匹較快,但也快不上幾分,不如坐馬車來得省心省力。

彩鈴、李懷萍、大黃在前面的一乘,王自喜、李大頭、李實在後面的一乘。

張硯則是兩邊來回竄,與他們商量在祁水城買宅定居之事,此提議自然未被拒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