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編的野史都成真了

第20章 轉變

在大使館的幫助下,波波兩人的新影片很快就發了出來。

相較於之前,這一次增添了大量確鑿無疑的證據。

其中一條來自國家認證的資訊尤為引人注目——葡萄牙國家檔案館發現的17世紀里斯本港記錄,文字清晰地記載著“明國牛大人攜奴僕抵港”。

記錄本身並沒有造假的痕跡,一旁還有專業的檢測結果,紙張和文字都符合那個時間段。

這份記錄不僅詳細地描述了一群東方人在葡萄牙的生活經歷。

甚至還指出了,在大部隊乘船離開的時候,有少部分人因與當地人結合,而選擇留了下來。

這些人開枝散葉,在里斯本留下了更多的痕跡,為此事新增了更多的證據。

比如某位政府工作人員,在經檢測被發現擁有東方血脈,往前追溯家族淵源,就是那個時代發生的變化。

還有人外貌與東亞人極為相似,但其長輩的特徵卻有所不同。

隨著dna檢測的發現,也證實了他們與當時那群東方人有關。

類似這樣的發現不在少數,只能說經歷幾百年後,在戰爭、疾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他們的後代還能留存至今,實屬幸運。

這條影片釋出之後,質疑的聲音明顯減少了許多。

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出現,整個網際網路上關於此事討論的氛圍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從最初對證據的發現與驗證,逐漸演變為對事件真實性的肯定以及對牛頓身世的深入溯源。

溯源派系徹底崛起。

……

而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

某中學的一位教師,因在課堂上新增“牛頓”生平相關內容,遭到了家長的舉報。

事情的起因是這位老師在自己的教學課件中,插入了對比牛頓三大定律與《武備志》火器設計圖的力學原理的內容。

課堂上的這一內容被拍攝下來,併發布到了家長群裡。

很快,這一訊息便引起很大的反應。

首先,家長們對這位老師的教學行為提出了質疑,為何忽然講解物理內容,是不是真的理解,會不會在講解過程中出現錯誤?

而且,這種未經官方認證的訊息,是否適合在課堂上告知學生,會不會對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產生誤導,進而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

原本此事只是發生在一個校園,甚至是一個課堂裡。

學校很快就解決了這件事,但事態卻並未就此平息。

隨後,家長群裡的討論截圖被轉發到網路平臺,引發了新一輪更為廣泛的討論。

在事態發展到如今的階段,人們發現社會的反應似乎還沒有完全跟上網路輿論的變化節奏。

網際網路上已經熱火朝天地展開了對牛頓事件的溯源討論,各種觀點和分析層出不窮。

而現實中的反應卻相對滯後,顯得慢了半拍。

“怎麼每次網上爆出的家族聊天群的內容都這麼有爭議。”

“你這不廢話,沒爭議能爆出來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