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編的野史都成真了

第88章 SPUBD

真海事件的熱度並未因相關公開訊息逐漸減少而有所降溫。

在各大組織和官方緊鑼密鼓推進研究正規化程序之時,網路和社會層面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Reddit平臺上,一位匿名使用者釋出了一篇名為【我在尼莫點看到二戰記憶】的長文,引發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文章裡,該使用者極為詳細地描述了一段戰場記憶。

其中提及了幾個特定名字,好奇的人們隨即在網路及各類資料中搜尋這些名字,驚訝地發現現實中真有這些人存在,而且文中諸多事件細節,若非親歷者,根本無法描述得如此精準詳盡。

看完之後,有人對此提出質疑,覺得這不過是作者道聽途說後編寫的故事,畢竟網路上類似編造故事騙取流量的事情並不少見。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就是真海記憶錯亂的真相。

那並不是簡單的腦功能紊亂,而是真實的異常事件。

雙方各執一詞,在文章評論區展開激烈爭吵。

“我們需要知道真相!”

一方提出了這樣的口號。

然而,對於這類極具爭議性的事情,除非有權威機構出面調查並給出定論,否則很難有實質性結果。

這件事傳到了國內,很快,就有人在某個小說網站發現,許多與真海事件相關題材的小說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像《尼莫點戀人》《深海記憶》等明顯蹭熱點的小說紛紛上架。

“這熱點是又新又好,就是寫好的沒幾個。”

“之前有本寫牛頓在明朝當官的小說挺不錯,就是好久沒更新了。”

“這類腦洞大開的小說一般很難寫長,故事性單薄,讀者想看的核心點就一個,看完就容易大量棄書,要是硬撐著寫,又容易變成普通曆史文,讀者還是會棄書。”

“這種題材更適合寫短篇故事集,而不是長篇小說,從一開始創作方向就錯了,不然後期很容易寫成修仙玄幻題材。”

“這麼看來,拍成短劇倒是最合適的,劇情狗血點沒關係,只要有爆點,觀眾看完就完了,根本不在乎後續發展。”

“我倒是不關心寫得好不好,裡面有些想法倒是挺有意思的,說真海是一片記憶的海洋,所以靠近之後才會頻繁出現記憶錯亂,感覺這樣寫挺合理的。”

“合理歸合理,但小說就是小說,現實肯定不是這麼一回事。”

“你又沒見過,你怎麼知道不是這樣的。”

無論是小說創作領域,還是影視行業,圍繞真海事件的娛樂化作品不在少數。

熱點往往稍縱即逝,不少創作者和商家趁機賺了一筆。

有人感慨,21世紀的人類似乎並非執著於探尋真相,而是熱衷於生產足夠有趣的替代品,藉此讓自己忘卻正在逃避的現實問題。

至於真海事件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對大多數人而言,並非必須知曉。

一旦新的熱點出現,除了少數仍在持續關注的人,大眾的目光很快會被新事件吸引。

隨著真海事件不斷發展,一些環保組織也參與進來。

有環保組織聲稱SPUBD是海底甲烷洩漏導致的,為此,他們發起大規模活動,要求立即停止深海採礦,停止對海洋環境的破壞。

喊著響亮的口號,高舉抗議旗幟,在公眾視野中製造出不小的聲勢。

“這兩件事八竿子打不著,他們是怎麼聯想到一起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