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原本就是一個旅遊景區,而鄭和墓位於其南麓的一片區域,影片發出來的時候還有不少遊客正在這裡遊玩。
不過很快,景區工作人員便匆匆地趕來,拿著喇叭引導著遊客離開。
起初,封鎖區域僅圍繞鄭和墓周邊一小塊地方。
隨著該事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聞訊趕來湊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封鎖的範圍也不得不進一步擴大。
等到其他人看了影片才來到這裡的時候,整個區域已經徹底禁止遊客進入。
人們只能遠遠地站在警戒線外,偶爾看見有幾輛車身噴塗著特定標識的汽車緩緩駛入其中。
當天晚上。
有人在網上發了一貼,聲稱鄭和墓有霞光出現,並且還附上了一張照片。
不過很快,內容就被刪掉了。
與此同時,官方闢謠資訊迅速釋出,相關部門明確指出該照片系偽造,並將對造謠者做出相應處罰。
南京特古所臨時辦事處內。
網路輿論應對組。
組長站在辦公桌前,看著電腦螢幕上不斷滾動的輿情資訊,開口說道:
“謠言也多起來了,今晚都別回家了,要加班了。”
“呼……家是什麼?感覺好陌生了。”聽到組長的話,有人打趣道。
眾人聽了,也都笑了笑。
自牛頓事件爆發以來,他們便陷入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不是在加班的路上,就是正在辦公室裡埋頭苦幹。
衣食住行幾乎都在所裡解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組長:“至少我們還是在辦公室裡,想想那些外出的。”
由於人手有限,特古所的工作人員都是哪裡有訊息,就往哪裡跑的工作狀態。
要是有所收穫,能夠找到與歷史事件相關的證據或線索還好。
可許多時候,他們長途跋涉抵達目的地後,卻只能無功而返,大量時間就這樣浪費在了往返的路途上。
“感覺人手還是不夠啊,這樣下去八隻手都沒法幹了,什麼時候加派人手!”
特古所自成立以來,已經歷經了兩輪人手調配。
然而由於工作性質特殊,對人員的專業能力等要求較高,符合條件的人員數量有限,人手始終不是很充沛。
尤其是這次鄭和事件,其影響範圍之廣,遠超眾人預期,更是讓人手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
好在有其他政府部門統籌合作,各方資源得以整合,並非只是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
“國內還好,海外小組才是舉步維艱。”
說到這,他們就想到了最近的網路風向變動。
從“歷史真相”的IP地址出現開始,風向其實就有些不對勁了。
只是當時還不明顯,都是些小打小鬧。
等到影片釋出,輿論一下子就亂了起來。
尤其是他們能夠透過技術手段檢視每個人的IP地址,發現大量帶節奏的言論都來自海外,行為十分明顯。
不過,“歷史真相”在海內外擁有數量極其龐大且忠誠度極高的粉絲群體,都不用他們引導,網友們直接就開噴了。
整體風向依舊沒有改變,依舊是探尋未知,尋找隱藏的歷史。
只要這一條路線不受影響,再多的輿論也影響不到事情的發展。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歷史真相所釋出內容真實無誤的基礎之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