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空間則代表著影響範圍,它取決於你對世界的認知程度,你的認知水平越高,影響範圍就越大。
“而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學識和智商。
“還記得你剛看到的那間教室嗎?那位講課的教授是國內物理領域的領軍人物,那場持續76小時的實驗就是由他主導的。”
李建業:“他應該很厲害吧?”
“是非常厲害,在國內比他厲害的人屈指可數,可即便如此,他也僅僅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使用石板並非毫無條件,在使用石板時,你需要知道它提出的問題,你之前看到的那些數學公式就是其中一部分,這是一道門檻。
“而更關鍵的要求,是你的認知水平,當你想要在石板上記錄下某個資訊時,你必須具備極高的知識儲備,高到你得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那一批人。
李建業愕然:“‘這個時代’是什麼意思?”
“具體的時間跨度我們還沒弄清楚,但要在石板上記錄下你想隱藏的資訊,你必須非常出色。
“整個技術組幾百人當中,也就二十來個人能夠做到這件事,看似人數不少,但能參與這個實驗的,哪個不是在各自領域頗有成就的人。
“而且有資格是一回事,具體能產生多大影響,又有額外的要求。
“所以,這件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
李建業舉目四望,陷入沉思。
此刻,技術組裡的成員,在來到這裡之前,有的可能是高校裡備受尊崇的老師,有的或許是研究所裡獨當一面的主任。
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堪稱厲害非凡。
然而,即便如此,其中大部分人依舊無法觸及石板的核心內容,只因不夠資格。
這讓他想起了一句話——天才只是見我的門檻。
而能有這麼多優秀人才匯聚於此,或許還得歸功於現代社會教育的蓬勃發展。
知識得以更廣泛地傳播,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前沿內容。
但學習是學習,發現是發現,他們並不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人。
“這就是石板的功能,它能夠記錄一段資訊,並讓這段資訊不被外人所知。”
“所以我們才會幾百年不曾瞭解牛頓的真實血脈。”
“牛頓不僅是他所處時代的頂尖人物,放在整個人類歷史中,都是最傑出的那一批,他記錄下的資訊,所能影響的範圍註定極為廣泛,我們沒有發現也很正常。”
李建業在沒來這裡之前,從未想過牛頓血脈之謎會以這樣一種超乎想象的方式呈現。
如今回過頭來仔細思考,這一切又似乎有著內在的合理性。
唯一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就是石板的存在,它所展現出的功能和特性,完全不是人類夠掌握的技術。
不過,牛頓為什麼要費盡心思隱藏自己的資訊呢?
李建業心裡有了新的疑惑,這段歷史難道還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所以石碑是什麼資訊都能夠記錄嗎?”
“就目前我們的實驗結果來看,確實沒有發現明顯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