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四年,正月初一。
煌煌盛典,恩澤不止存在於宮闕朱牆,文武百官之間。
南宮玄羽深諳與民同樂,才是江山穩固的基石。
大赦天下、酌免錢糧的恩旨,經由快馬驛卒,官府佈告,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各州各縣。
字字句句,如同溫潤春雨,灑落在無數黔首黎民的心頭。
陰暗潮溼的牢獄中,並非十惡不赦的囚徒們,知道得以減刑或開釋的訊息,無不朝著京城方向叩首涕零,高呼:“陛下萬歲!皇恩浩蕩!”
田間地頭,辛勤耕作了一年的農人們,聽聞今年賦稅可減,飽經風霜的臉上,綻開發自內心的笑容。
他們紛紛盤算著,能多留下幾鬥口糧,或為孩兒添件新衣。
這實實在在的恩惠,比任何空洞的頌揚,都更能讓百姓感受到開國五百年盛典,與自己息息相關,從而由衷生出對朝廷的感念、擁戴。
除此之外,朝廷還明令下達,各州府郡縣皆需張燈結綵,以彰盛世。
官府的差役們率先動起來,在高高的城樓和威嚴的衙署門前,懸掛起繪有吉祥圖案的歲節燈籠。
頃刻間,無論是繁華的京城街道,還是偏遠的鄉村土屋,目光所及,皆是一片喜慶的紅海。
京城各大街市,比往年任何一個除夕,都要熱鬧百倍。
車馬如龍,人流如織,摩肩接踵。
叫賣聲、歡笑聲和孩童的嬉鬧聲,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酒樓茶肆座無虛席,說書人唾沫橫飛地講著,太祖皇帝當年提三尺劍,掃蕩群雄的傳奇故事,引得滿堂喝彩。
戲班子敲鑼打鼓,連番上演著歌頌大周文治武功、忠孝節義的劇目,臺下叫好聲不絕。
就連街邊賣糖人的老漢,也巧妙地捏出了龍、鳳和“五百”字樣的糖畫,引得孩子們爭相購買。
空氣中瀰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
剛出籠的雪白饅頭、油炸的各色果子、甜膩的麥芽糖……混合著鞭炮燃放後淡淡的硝煙味,構成了獨屬於太平盛世的繁華氣息!
……
日上三竿,鍾粹宮內室才漸漸有了動靜。
年節勞累,再加上昨日守歲至子夜,沈知念今日起身時已近午時。
她的眉眼間雖帶著一絲倦意,卻掩不住那份晉位皇貴妃後,由內而外透出的威儀。
芙蕖捧著溫熱的盥洗用具進來,聲音沉穩地稟報:“娘娘,內務府的胡總管已在外候了多時,親自為娘娘送來這個月的例銀。”
“另外,各宮的娘娘、小主們遣人送來的賀禮,奴婢已初步整理造冊,只等唐太醫前來查驗過後,便可收入庫房。”
她頓了頓,補充道:“還有,詹統領也在外求見。”
沈知念微微頷首,對芙蕖的周到細緻十分滿意。
梳洗妝扮完,她移步外殿。
胡忠才立刻躬身迎上,臉上堆滿了近乎諂媚的笑容:“奴才給皇貴妃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沈知念聲音平和:“起來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