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留在張大夫身邊。他再不要做高府的僕役!
張雲霄沒空管這倆人。
雖然手術中可以聊天,並且這也不算什麼大手術,奈何裝置簡陋,主刀雖有系統經驗,但畢竟也是第一次,
他還是全神貫注,不敢有過分鬆懈。
高老爺現在就處於生與死的量子疊加態,只要手術沒結束,高老爺的生死就無法定論,就永遠有意外可能。
血漸漸不流了。
“小劉,準備了。小石繼續注意心跳、呼吸。”張雲霄提醒一句:“我要拔管了。”
拔的是葦管。
張雲霄拔的很慢。每拔一點,都要確保葦管不偏不倚,不會對周圍腦組織造成壓力,同時還要關注病人的狀態。
雖然只是一個“拔”的動作,其中壓力反而更大。
終於,葦管被拔了出來,大腦上留下一個極小的洞。
這個洞就是大腦的永久損傷。好在大腦有代償能力,只要不是波及關鍵反射區,都可以透過後天康復加以彌補。
張雲霄將葦管隨手放在小劉跟前,而後攤開手掌:“針!”
針是最小號的繡花針,針後有線,是魚腸線。
據說早在商周時候,古人就以針線縫合傷口了。針就是普通用的針。線就很多樣了,魚腸、豬腸、牛腸、羊腸都有。
用腸線,時間長了可以自然脆化風乾脫落,傷口自然就癒合了。
但用普通線,傷口有再度撕裂可能。古代的線可遠不如現代的那麼光滑。
頭骨被鑽出個小孔。鑽出的部位已經化作骨粉,沒法重新填補了,就只能這麼空著。
好在腦膜有一定的再生能力,時間長了癒合之後,能兜住腦髓,不至於流出來。
這也意味著,腦膜沒有長好之前會非常危險,須得小心謹慎。
但這,就不是他管得著的了。
張雲霄針線活不錯,傷口縫的對稱美觀,不至於跟蜈蚣似的。
等重新長了頭髮,這點傷口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再用碘伏消毒,抹上藥膏,以乾淨紗布包裹。
現在沒有彈性網帽,就只能靠在頭上纏圈固定,還得纏得結實一點。
“好了,小石,通報一下高老爺狀態。”張雲霄做最後確認。
“老爺心跳正常,呼吸正常。”
完美!
“手術結束,”他跟兩人說:“你們可以把高老爺放在門板上抬出去了。”
他生怕兩人粗手粗腳的,直接給高老爺腦漿子扥出來,連忙囑咐:“一定要輕拿輕放,尤其是頭部,要格外注意。”
兩人點頭應是。
作為僕役,他們在府裡的地位比丫鬟、小廝的地位還低,多是做打掃、搬運、修剪這類的粗使工作。
這也意味著他們伺候人或許不行,就是有把子力氣。
兩個人一個抬上半身,一個抬下半身,以一種一看就極為費力的方式,極慢的動作,小心翼翼地將高老爺抬到門板上,
然後一人在前,一人在後,給高老爺抬出去了。
張雲霄看著空蕩蕩的無菌手術室,悵然若失。
生平第一次外科手術結束了,還是號稱外科手術皇冠上明珠的,神經外科手術。
他這贗品醫生,也漸漸登堂入室了。
“任務三完成,
“獎勵:現代醫學外科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