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龐煖。”龐煖行禮道。
他身為廉頗的親衛長,一直站在大營外面,再加上他的實力僅次於廉頗、樂毅、田單三人,大營中的話一字不落的落到了他的耳中。
“曾與武靈王論兵的龐煖?”趙括有些驚訝。在邯鄲的時候,他還派人尋找過龐煖,想要將他拐到長平,最後沒有找到。
沒想到竟然一直隱藏在廉頗身邊。
“不錯。”龐煖點了點頭。
“老先生知道我父親是怎麼去世的?”趙括問道。
“老夫當年與馬服君交好,雖未能見他最後一面,卻也有一些猜測。”龐煖說道。
“還請伯父告知。”趙括躬身說道。
“這件事情還有從三十多年前的沙丘宮變說起。馬服君是趙武靈王最小的兒子,馬服子也非趙氏旁系,而是王孫。”龐煖緩緩說出一個重磅炸彈。
“什麼!”大營中除了廉頗和樂毅,所有人都露出驚駭的表情,田單眼睛緊盯著趙括,目光流轉。
“當年武靈王滅中山、收樓煩、敗林胡,大部分時間都是出征在外,沒有時間照顧子女。長兄如父,馬服君一直都是公子章在照顧,所以五個兄弟中,馬服君與公子章關係最好。
“老夫年紀與公子章相仿,並且與其交好,所以也就結識了馬服君,馬服君從小就喜歡閱讀和收藏兵書,而老夫祖上是魏國名將龐涓,恰好有很多珍藏的兵書,所以經常和馬服君一起探討兵事。”
“後來我才能在公子章和馬服君的舉薦下見到武靈王,與其論兵。”
“武靈王一生英明神武,唯獨在立太子這方面昏庸無比。他先是立公子章為太子,接著又立公子何也就是趙惠文王為太子,然後又心疼公子章,想要將趙國一分為二,封公子章為代王。趙惠文王心中對武靈王的不滿,決定除掉公子章。於是就發生了沙丘宮變。”龐煖說道。
“沙丘宮變不是公子章發動的嗎?”趙括問道。
“如果是公子章發動的,為何周圍的軍隊只聽惠文王一個人的?甚至連武靈王的命令都不聽?”龐煖反問道。
趙括沉默不語。
“可憐的武靈王,本來想依靠自己的威望平息動亂,殊不知附近的軍隊早就被惠文王換成了嫡系,除了惠文王之外,不聽任何人的命令。”龐煖嘆了一口氣。
“沙丘宮變後,惠文王殺死兄長公子章,接著又囚禁父親武靈王足足三個月,活活將武靈王餓死。馬服君當時在代郡學習領兵,得知訊息後想要起兵救出武靈王,奈何當時他僅僅十多歲,在軍中並無根基,響應者寥寥,被李兌擊敗後,只好逃往燕國。”
“直至十年後思念趙國才回來。我因與公子章交好,被趙王針對,也只能離開趙國前往楚國求學,後來回到趙國後,也一直隱姓埋名。望諸君也是因為此事才離開的趙國。”
龐煖看向樂毅,當年他和樂毅、趙奢都被武靈王稱讚過,認為只要有他們在,未來趙國必定會無比強盛,結果三個人全部離開了趙國。
不得不說,真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