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鳴點了點頭,這件事就算敲定了。
他拿出一小包玉米種,放進溫水裡催芽。
這是種植越冬玉米的重要過程,提前催芽能夠提高玉米的成活率。
第二天去酒坊工地上轉了一圈回去的時候,村裡的嬸子叔伯們已經全部等在里正爺爺家了。
經過幾個小時的催芽,一部分玉米種已經都生出了嫩芽。
“接下來是要耕地,種玉米跟種黃瓜一樣,地要耕成條形的,隆成一條一條的土堆。”
“耕地之前,最好能夠灑上草木灰,確保耕地的時候能把草木灰混進土裡。”
趙永康好奇的問。
“這拌上草木灰是何意?”
陸豐鳴還沒有說話,一旁的吳家爺爺便笑著給趙永康解釋;“你可別小看這草木灰,這個可是能當肥的好東西呢!”
“這灰能當肥用?”
趙永康和沁陽好奇的看著吳爺爺,吳爺爺乾笑了一聲。
“我家去年將家裡燒過的灰倒在田壟上,那一片的莊稼長得比別處好,我猜是不是鳴小子也覺得草木灰能當肥使,才拌的灰……”
陸豐鳴見吳爺爺越說聲音越小,笑著豎起大拇指說道。
“對對,吳爺爺說的對!草木灰能當肥,還能當殺蟲劑使,地裡混合草木灰,能大大減少存活的可能性。”
吳爺爺也慢慢點頭:“對,就是這個理兒,還是鳴小子說得對,以前有個說書先生就是這麼說的。”
說著還抄起木鍁示範:“灰要沒過芽眼兩指,堆太厚反而燒根。”
這一下蔣奶奶還有劉嬸子,蔣大叔他們紛紛點頭,“還是吳老叔懂的多,要不然怎麼人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呢!”
這下輪到吳爺爺不好意思了。
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種子已經準備好了,陸豐鳴和他們約好明日再來種番薯。
次日一早,雞叫聲過了三遍。
陸豐鳴看天色已經亮了,便翻身起床,準備吃過早飯下地。
晨霧未散時,陸豐鳴已扛著鋤頭、爬犁站在田埂上。
這段時間,村裡也打了不少曲轅犁,基本上每家每戶都能用上曲轅犁。
里正把村裡所有的牲口都聚集了起來。
那頭小牛犢子經過幾個月的野蠻生長,已經壯實了不少,雯雯和沁陽走哪都騎著,給妙姐兒羨慕得不行。
又是兩天的墾荒和種植,看著小柳村田地裡一片片隆起的土丘,里正和一眾村民臉上都帶著濃濃的笑意。
“鳴小子,這壟溝挖多深合適?”
蔣大叔揮著鐵鍬在翻地,泥塊砸在田埂上驚飛幾隻覓食的麻雀。
陸豐鳴比劃著昨日從系統種植手冊裡背下的資料,“約莫兩掌深,底下要鋪層碎稻稈透氣。”
“深度大概一根手指頭左右。”
“間距半個胳膊。”
陸豐鳴生怕村民不懂,將那些具體距離和專業用詞都用村民能懂的詞轉述出來。
很快,村民們就在陸豐鳴的教導下,理解了玉米種植的方法。
“嘿,講究得跟伺候祖宗似的。”
劉大伯嘴上打趣,手裡稻稈卻鋪得仔細。
幾個半大小子嬉笑著扛來成捆稻稈,沁陽和雯雯踮腳往壟溝裡撒種塊,灰撲撲的衣襟沾滿草屑。
正幹活間,蔣大勇突然“哎呦”一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