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之金瞳鑑寶

第72章 水墨竹石圖

項元汴出身於書香世家,項家在宋明兩朝可謂人才輩出,家族中湧現出的舉人和進士多達二十餘人,堪稱絕對的名門望族。

其伯曾祖項忠這一支更是一門六進士。

項元汴的父親項詮也是高官,曾任金陵吏部郎中,兄長也進士及第,如此家族背景,為項元汴的成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古代,尤其是明代,搞收藏極為看重名氣。

當時,明代皇帝對字畫興致缺缺,眾多珍貴字畫大多輾轉於文人之手收藏。

你單單有錢不行,還得獲得這些文人的肯定。

而項元汴把這兩件事都佔了。

他既能與當時的著名文人打成一片,還特別的有錢。

有錢這一點從他設宴就可看出。

項家設宴所用的餐具一律是金制臺盤。

飲酒所用的是雙螭虎大金盃,且每副酒杯至少要重達十五六兩。

薰香所用的是金香爐。

洗臉用的是梅花銀沙鑼,至於這究竟為何物,就連沈愈也頗感疑惑。

甚至連漱口痰盂也是純金打造,名為“金滴嗉”,真可謂奢華至極,令人咋舌。

很多人對其另眼相看,主要是祖上人品特好。

據傳,項元汴的父親項銓曾購置一處大宅,許久之後才想起翻修。誰料在翻修過程中竟於宅子的某處暗格中發現了大量金銀珠寶。

然而,項銓並未將這些財物據為己有,而是費盡周折尋到舊宅主人的後代,將這筆財寶如數歸還。

這一下讓項家的聲望更上一個臺階。

項元汴能在後世留名,除了因其收藏的珍品璀璨奪目外,還因其堪稱蓋章達人。

即便是以蓋章著稱的乾隆皇帝與之相比,也只能望塵莫及。

無論是法書還是名畫,只要經項元汴之手,幾乎無一倖免。

褚遂良版《蘭亭序》,乾隆僅蓋了“三希堂”“乾隆御覽之寶”等十幾個章,而項元汴卻足足蓋了九十八枚。

在他所鍾愛的《草堂十志圖跋》中,蓋了近100方印章,。

素的《自述帖》上亦有70多方印章。

在書畫上蓋鑑賞章、收藏章的風氣自宋代興起,至項元汴時達到鼎盛。

他常用的印鑑有“項元汴印”“子京”葫蘆印“天籟閣”“子孫永保”“項子京家珍藏”“檇李項氏世家珍玩”等,各類印章加起來大概有一百多方。

以至於後人面對這些書畫時,幾乎難尋空白之處再加蓋印章。

此外,項元汴的別號也是多得數不勝數。古人除了本名與字之外,還有“號”。

號作為人的別稱,亦稱為“別號”。

別號不僅富有雅趣意境,在實用性方面也更為突出,除了供人稱呼之外,還常用於字畫的署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