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眾人的議論紛紛,沈愈卻仿若未聞,依然在慢斯條理的講解:“田黃石,集合了福、壽、田、黃四字,寓意甚為吉祥。
“而古人對田黃石終極的追求是:潔、潤、膩、溫、凝,細,六德皆備。
“宋伯,咱們先說潔,潔就是石頭乾淨整潔,要是髒不拉幾的肯定沒人喜歡……”
沈愈這一說又是十幾分鍾過去了。
看到沈愈還在磨嘰,老宋有些耐不住性子了,畢竟他身後還有不少人等著呢。
並且他年近七旬的年紀也不是白活的,多少也看出沈愈今天的表現有些不對。
沈愈的為人,老宋可謂是瞭如指掌。一個向來做事幹脆利落之人,今日卻突然變得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這正常嗎?
答案顯然是不正常。
想到此處,老宋心中湧起一絲不祥的預感,“我不會又打眼了吧?”
“小沈,這印章是真是假你直說吧,老頭子我承受得住。”
沈愈就等著他這句話,當即收起笑容,一臉正色道:“宋伯,很遺憾地告知您,這枚田黃石方章是贗品。”
“假的呀?”老宋臉上雖掠過一絲失落,但並未如沈愈所擔心的那般承受不住甚至昏倒。
“不瞞宋伯,優質的田黃石如今鮮有人出售,‘黃金易得,田黃難求’這話您想必聽過?
“如今的田黃石,即便財大氣粗,也未必能購得稱心如意之物。而且因其太過搶手,實際成交價格往往在市場價的基礎上翻倍,甚至數倍。
“說句實話,田黃石也不比瓷器字畫那般容易撿漏。省城三條古玩街與兩個古玩市場我都算熟悉,那裡擺攤開店的商家,即便眼力不及咱們楚州的同行高,但撿漏一枚印章的能力還是有的。
“若是真正清代田黃,那包袱齋一擺出,即刻便會被人買走,又怎會落入您手?”
老宋也明白沈愈所言在理,他撓了撓頭,道:“小沈啊,我現今仍覺得這是枚清代的老印章,不知你是從何處看出其破綻的?”
沈愈微微含笑,將印章輕輕遞到老宋面前,緩聲道:“老印章確然沒錯,錯便錯在其並非田黃。您不妨湊近聞聞,這印章上是否散發著藤黃與杏乾的味道?”
老宋依言湊近嗅了嗅,點頭道:“嗯,確有股味道,只是這藤黃是何味道我卻不知。至於杏幹味,我買時便已察覺,可惜當時未加留意。我心想,一枚流傳數百年的印章有些許味道亦屬正常!莫非問題就出在這味道之上?”
“差不多便是如此。”沈愈隨即將田黃石的古法造假過程向老宋娓娓道來,詳述其詳。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罷了,這虧既已吃了,老頭子我也還撐得住。出來一上午了,我也該歸家了,這枚方章就贈給小沈你了。”老宋言罷,轉身便向店外走去。
“別啊宋伯,這印章雕工精妙絕倫,更是以老壽山石為基底,絕對極具收藏價值的。”沈愈趕忙拿起印章繞過鑑賞桌去追。
老宋擺擺手,灑脫道:“就當我的鑑定費了。”話畢,人已踏入電梯,將追至的沈愈攔在了升降電梯之外。
沈愈又急忙往步梯門奔去,期望能追上老宋,卻被幾位老者一同攔住。
“小沈啊,人家既已不要,你又何必窮追不捨?趕緊給我們瞧瞧吧。”
“是啊,老宋每週至少來你店裡三回,你買的那幾盒上好茶葉都被他喝光了吧?這印章就當茶資了。”
“對對對,老宋此刻心情欠佳,你就莫要去擾他了,替他存著便是”
也有人開始譏諷。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