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傻柱必須娶秦懷如,誰也不能反對!
我說的!
當然了!
這不是方建設憑空編造的,是有依據的!
要知道在原劇情裡,婁曉娥和許大茂離婚後,曾經和傻柱有過一段感情,甚至還懷上了孩子。
八十年代,婁曉娥帶著兒子何曉從明珠回到傻柱身邊。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傻柱感到十分困擾。
易忠嗨的態度非常明顯,他堅決不讓傻柱接近婁曉娥,甚至要求傻柱必須守著秦懷如。
為何如此?
顯然不是為了傻柱好。
婁曉娥對傻柱的感情並不遜色於秦懷如,不僅全力支援傻柱的事業發展,還從未有過妨礙傻柱生育或拖累他的行為。
而易忠嗨的立場,不過是因為他認為婁曉娥無法為他養老送終罷了。
這樣的行為,怎能不被稱作自私自利?
再來看聾老太太,她向來被認為是明理之人。
但她對秦懷如和婁曉娥的態度卻截然不同。
從始至終,她從未推動傻柱與秦懷如結合,反而是婁曉娥離婚後,她立即著手撮合婁曉娥與傻柱。
以她的智慧,怎會分不清誰更適合傻柱?
而且,在婁曉娥與傻柱同居時,聾老太太為何總是支開易忠嗨和秦懷如?即使趕走秦懷如可以理解,但為何連易忠嗨也不放過?歸根結底,是因為聾老太太早已看清易忠嗨的私心。
僅從這些事件來看,聾老太太顯然是不希望傻柱選擇秦懷如。
她深知秦懷如一家只會帶來無盡的麻煩,而傻柱若與婁曉娥成婚,生活將更加圓滿。
或許有人會說,直到劇終,秦懷如始終表現得孝順、善良且充滿愛心。
她甚至在後期開辦了養老院,一心想著贍養那些老人。
然而,相比之下,婁曉娥從國外歸來後,卻顯得強勢甚至有些蠻橫,對大院裡的其他人態度冷漠且敵視。
確實如此,婁曉娥對一大爺等人的態度的確冷淡。
但我們不應忘記,她曾遭到大院內一部分人的陷害。
當時的一大爺等人大多選擇了冷眼旁觀。
換位思考,無論誰遇到這樣的情況,恐怕都不會對傷害自己的人和冷漠的旁觀者有好印象吧?
即便客觀評價,一大爺等人的行為雖不算錯,畢竟“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那麼,為何轉身就要求婁曉娥對這些人笑臉相迎呢?憑什麼婁曉娥的冷漠就被視為錯誤?
難道別人的冷漠是理所當然的,而自己的冷漠就是錯的嗎?這豈不是雙重標準?
此外,秦懷如後來展現出的孝心和愛心無疑值得肯定。
但這部分是因為她當年得到了一大爺等人的幫助,可以說是某種回報。
同時,秦懷如的大愛是顯而易見的,但她贍養眾人的花費從何而來?整部劇中,她獨自養活一家五口都已不易。
甚至後來棒梗、小當和槐花住的房子,都是佔用了傻柱的。
他們一家五口的開支,也多依賴傻柱的收入。
尤其是傻柱被閻解成和於莉夫婦辭退後,他的經濟狀況更是堪憂。
在這個艱難時刻,是婁曉娥開酒店,幫助了傻柱。
那時,小當和槐花還未工作,棒梗又剛結婚,需要額外開銷。
可以說,傻柱是在用婁曉娥的錢,來養活秦懷如一家。
秦懷如用剩餘的錢照顧大院裡的老人時,婁曉娥卻因某些事情被整個大院疏建設。
隨著劇情發展,傻柱和秦懷如為解決四合院大爺等人的養老問題,決定開辦養老院。
然而資金不足,無奈之下,婁曉娥竟將自己店鋪六成的股份與收益無償贈予傻柱。
即便如此,養老院的運營費用仍超出承受範圍,婁曉娥再次主動讓兒子何曉將剩餘四成收益交給秦懷如的二女兒小當,用於支援養老院運作。
試問,婁曉娥這般無私奉獻,已經非常難得。
然而,最終的好名聲卻全被秦懷如一家及傻柱佔據。
更令人氣憤的是,傻柱表面上聲稱與婁曉娥道不同不相為謀,對秦懷如情深意重,實際上卻毫不客氣地花著婁曉娥的錢。
由此可見,社會上真正善良的人未必能得到認可,反倒是那些善於算計、不勞而獲的人佔盡便宜。
方建設回憶起當時觀看電視劇的情節時,內心無比憤怒,真想痛斥四合院裡這些冷漠自私之人。
但如今他穿越到這個世界的現實裡,決心未來要改變這一切。
方建設胡思亂想間,已來到後院。
一眼望去,發現今天老太太沒有外出散步,此刻正坐在門口曬太陽。
看到方建設到來,老太太露出慈祥的笑容:“乖孫兒,你怎麼來了?”
幾天前剛搬進大院時,原主人在一位大爺的帶領下,將院子裡的人全都認識了一遍,還特意去拜訪了聾老太太。
由於原主人是的身份,而聾老太太又是軍屬出身,因此對方產生了很好的印象。
再加上原主人父母、祖父母都早早離世,也是個孤零零的人,兩人聊了幾句後,便口頭認了奶奶。
這輩分自然沒有虧欠,畢竟聾老太太已經八十多歲了,而原主人僅21歲,就算認作曾祖母也不為過。
“奶奶,實不相瞞,我是想打聽些事情,所以特意來向您請教。
您在這地方很熟悉,估計整個四九城也沒人比您更瞭解。\"
“不錯不錯,乖孫說的話我很喜歡,來,跟我說說,你想知道什麼呢?”
“其實沒什麼大事,我只是想問問奶奶,在咱們四九城附近,哪裡能買到……”
方建設並沒有隱瞞。
畢竟老人家不是多嘴的人,而且現在雖然私下買賣算投機倒把,但打聽打聽這些事情並不犯法。
然而聾老太太一聽,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又迅速看向許大茂家的方向,然後低聲說道:“乖孫啊,你是不是缺糧食了?奶奶這裡還有些存糧,就在屋裡的櫃子裡,要是不夠可以先拿去用。\"
“奶奶別這樣,您誤會了,我不是缺糧食。
我馬上要開始工作了,想著圖個方便,打算買輛腳踏車。
正好我退伍有些積蓄,也能負擔得起,只是目前沒有購買憑證,所以想找個地方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搞到一張。\"
“哦哦,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你缺糧食呢……”
聾老太太這才明白過來,慈愛地拍拍方建設的手,笑道:“乖孫很有想法,買車是好事。
如果你真需要,可以去前門那邊試試……”
她輕聲給出了一個地址,不用猜,這肯定是私下交易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