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52章 笑裡藏刀卸兵權

“查清楚了,那中年人只是個從京都途經良鄉的商客,兩日前在京城聽了些流言,今夜就在茶樓裡胡吹一氣。”福生拱手回話,語氣鄭重。

“這麼說,流言的源頭是京都?”蕭雲寒眉頭微蹙,神色凝重起來,若有所思的瞟了一眼蕭雲寒。

“正是,而且僅僅一日之間便已傳得滿城風雨。”福生點頭,擔憂地望向李景隆。

可此時的李景隆正靜坐在案几旁,自顧自地斟著茶,彷彿充耳未聞。

原本他還以為蕭雲寒辦事不力,錦衣衛沒有及時將訊息送到,但現在看來,應該是有人故意隱瞞訊息,只等他即將抵達京都之時才突然放出訊息。

能在一日之內就能讓他意圖謀逆的訊息鬧得滿城風雨,這背後的人絕不簡單!

“景帥為朝廷鞠躬盡瘁,平燕之戰裡逢戰必勝,把燕逆打得潰不成軍,還收復了北境所有失地!”平安面色如冰,忍不住攥緊了拳,“怎麼可能謀反?而且怎麼又扯上了欽天監?!”

北境之時,欽天監就曾受徐增壽指使,借“熒惑守心”的天象構陷李景隆,好在被李景隆巧妙化解。沒想到這陰招竟又捲土重來!

“難道又是徐...”福生剛要開口,一直默然倒茶的李景隆突然打斷,語氣篤定:“不會。”

如今徐輝祖已在京都,有他在,斷不會讓徐增壽再掀風浪。

“那到底是誰如此卑劣?竟在景帥戰功赫赫,回京覆命之時,散播這等謠言!”蕭雲寒臉色陰沉,眉宇間怒意翻湧。

他的榮辱全繫於李景隆一身,若李景隆出事,別說錦衣衛指揮使的位子,自己怕也難逃牽連。

李景隆沒再說話,眯眼端起茶杯淺啜,眼底掠過一絲冷冽。

想揪出幕後黑手,只需看此事最終誰能得利,思來想去,朱棣與呂太后的嫌疑最大!

念及此,他不禁嗤笑一聲——沒想到自己人還未到京都,刀光劍影已先至!

...

兩日後,京都。

李景隆身騎白馬,自北門緩緩駛入,立刻引來滿城百姓圍觀。

人群中指點議論之聲不絕,身後的蕭雲寒與福生聽得心頭火起,那些話大多不堪入耳。

關於李景隆謀反的流言,果然已傳遍京都。

李景隆面無表情地騎在馬上,目光冰冷地直視前方,直奔皇宮而去,彷彿耳畔的喧囂全是虛無。

以戰神之姿自北境凱旋,沒有百姓夾道歡迎,朱允炆也未如承諾般親迎十里,唯有滿城流言如刀。

甚至進城前,平安與隨行的五百南軍精銳,已被朱允炆下旨留在京都大營,無召不得入城。

李景隆只覺得荒謬可笑,但卻笑不出來。

他只盼這場風波能儘快平息,莫要連累李家,哪怕捨棄這潑天戰功也甘願。

陸承淵臉色鐵青地跟在一旁,始終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彷彿是怕李景隆半途脫逃。

數百名羽林衛更是如臨大敵,死死盯著李景隆三人的一舉一動。

...

奉天殿內。

朱允炆端坐龍榻,望著緩步走入的李景隆與蕭雲寒,嘴角噙著一絲欣慰的笑意。

“微臣李景隆,參見陛下!”李景隆行至大殿中央,躬身行禮。

“景隆,你可算回來了!”朱允炆快步走下龍榻,上下打量著他,“你不知道,朕有多擔心你!”

“好在已經平安歸來,真是太好了!”

“多謝陛下掛念,微臣幸不辱命,已將燕逆逐出雄縣以北,收復所有失地!”李景隆拱手回話,臉上波瀾不驚,與朱允炆的熱切形成鮮明對比。

“北境軍報朕已看過,不必細說了。”朱允炆點頭,笑意不減,“你在北境的事蹟,早已傳遍天下。初戰便大破燕軍,打破了他們戰無不勝的神話,原來你是一直深藏不露啊!”

“朕聽說,如今北境之內,都尊你為戰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