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57章 晚楓堂

“陛下!曹國公這分明是含沙射影!”陳瑛見狀頓時慌了神,急聲辯解,“微臣對陛下忠心耿耿,怎會與那燕逆勾結?!”

“倒是曹國公自己,分明是賊喊捉賊!據微臣所知,當日朱棣兵抵大寧之時,曹國公亦在彼處!”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誰也說不清!”他緊追不捨,語氣越發尖銳,“說不定便是曹國公與寧王、朱棣暗中會面,早已沆瀣一氣,達成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約定!”

“陛下難道忘了?開戰之初,您明明下旨令寧王赴京,他卻抗旨不遵!”陳瑛目光掃過殿中,聲音再次拔高,“這三人,很可能是在合夥做戲給陛下看啊!”

“你好大的膽子!”李景隆猛地轉身,凌厲的眼神直刺陳瑛,殺氣幾乎要從眼中溢位來,“竟敢公然誣陷當朝親王!是誰給你的狗膽?!”

朱允炆端坐御座,冷冷注視著殿中爭執的二人,眉頭緊鎖,臉色越發凝重。

“陛下,微臣可為曹國公作證。”就在此時,一直默立群臣中的暴昭緩緩走出,聲音沉穩有力,“曹國公趕赴大寧,正是為了防備朱棣用奸計控制寧王,收服其麾下八萬甲兵。”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寧王並未背叛朝廷,曹國公所作所為,也全是為了大明江山!”

此言一出,本就神色凝重的朱允炆眯起了眼,眸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滿。

李景隆轉頭看向突然為自己正名的暴昭,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抱拳深深一禮,滿是感激。

“夠了。”朱允炆擺了擺手,語氣帶著幾分煩躁,“朕累了,今日之事既然爭不出是非,便改日再議吧。都退下。”說罷,他緩緩起身,向後殿走去。

“退朝——!”龐忠尖細的嗓音響起,快步躬身跟上朱允炆的腳步。

殿中眾臣皆是一愣,誰也沒料到今日這朝會竟散得如此倉促。

唯有李景隆,望著朱允炆離去的背影,緩緩眯起了眼。

他心中清楚,自己與這位陛下之間,怕是已生出難以修復的隔閡。

今日這場“鴻門宴”,若說有背後主謀,朱允炆定然算一個。

即便他未曾親自下令,也必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都察院與六部藉機打壓自己的氣焰,只不過沒想到這潭水卻徹底被李景隆攪渾,根本分不出勝負。

朱允炆一走,文武百官也陸續退場。

陳瑛走得最快,不知是怒不可遏,還是心有懼意。

方孝孺扶著劉三吾臨出門時,特意回頭意味深長地看了李景隆一眼。李景隆正想上前搭話,他卻已頭也不回地去了。

“恭喜景帥,”暴昭緩步上前,恭敬抱拳,“經今日殿審,短期內您當無虞。只是往後的路,下官怕是無力相助了,還望景帥珍重。”

“燕逆未除,北境離不開您。”

說這話時,他的眼眶中不經意地閃過一抹黯然。

“多謝暴尚書方才仗義執言,”李景隆抱拳還禮,語氣誠懇,“這份情誼,本公記下了。”

方才被群起而攻時,連徐輝祖都為避嫌未曾出聲,暴昭卻主動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暴昭淡淡一笑,沒再多言,轉身向殿外走去,步伐卻莫名地添了幾分沉重。

李景隆目送他離去,又瞥了一眼後殿門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轉身離開了華蓋殿。

先前朱允炆還說要召他去奉天殿,細聽他講北境之事,如今經此一事,這般機會,怕是再難有了。

...

京都城外,往東十里有座棲霞山,半山腰藏著一座半舊的別苑,名曰“晚楓堂”。

只因每日日落時分,夕陽從漫山楓樹間沉落,晚霞染紅西山,映得滿苑楓影如燃,故而得名。

別苑青瓦粉牆爬滿了爬山虎,門楣上“晚楓堂”三個褪色的隸書字,落款早已模糊不清。

這裡曾是太子朱標的避暑之地,如今歸了李景隆——那是他在北境時,朱允炆親自下旨賞賜的。

苑中景緻宜人,一條小溪穿苑而過,潺潺流水為這座久無人居、略顯斑駁的別苑,添了幾分靈動生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