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成李景隆,開局北伐朱棣

第57章 晚楓堂

每到秋來,漫山楓葉紅得似火,雖比數里外的鐘山少了幾分皇家威儀,卻多了幾分隱者的清幽意趣。

李景隆站在石橋上,望著溪水中倒映的落日餘暉,眉頭微蹙,今日華蓋殿那場精心佈置的“鴻門宴”,又在腦海中浮現。

沒有美酒佳餚,卻處處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

置身其中時,彷彿殿中所有人都成了自己的敵人。若非早有準備,將水徹底攪渾,此刻怕是已難安然站在這裡。

如今兵權已被削去,朝中百官又恨不得置自己於死地,倒不如索性搬到這裡,遠離那些是非紛爭。

“少主,人到了。”身後忽然傳來福生的聲音。

李景隆抬眼望去,遠遠便瞧見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人身著藏青杭綢直裰,緩步走入苑中,正朝石橋而來。

袖間隱約露出半塊羊脂玉佩,走路時腰桿挺得筆直,踏過門檻時卻微微屈膝——這是久居上位者的習慣,既不失體面,又暗合著對此地的敬畏。

京都徐家,曾是太子朱標最堅實的擁護者之一。

來者正是魏國公徐輝祖。

自宮中出來後,李景隆便讓福生備了馬車,一路出城到了晚楓堂,又暗中派人給徐輝祖捎了口信,約在此地相見。

“怎麼約在這裡?”徐輝祖走到近前,開口便問出了疑惑。

“放心,原先守著這別苑的老僕,我已經給他放了假,讓他暫且回家了,不會有人看見。”李景隆笑了笑,望著漫山紅葉,眉宇間的凝重漸漸舒展,“我大概要搬過來了,這裡風景不錯,倒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陛下能將此處賞你,可見對你仍有信任。畢竟這裡曾是孝康皇帝的舊居。”徐輝祖環顧四周,神色間自然流露出幾分敬畏。

“此一時彼一時罷了。”李景隆搖頭輕笑,“今日早朝之上,若不是我反應夠快,怕是又要像上次離京前一樣,被關入死牢了。”

徐輝祖微微皺眉,沉吟片刻道:“不會。如今朝中雖有不少對你不利的聲音,但只要燕亂一日未平,你便不會有事。”

“或許吧。”李景隆撇了撇嘴,話鋒一轉,“徐兄覺得,陛下會如何看待欽天監構陷我寓意謀反的天象?”

徐輝祖沉思片刻,望著西邊漸濃的晚霞道:“所謂‘客星犯主’,不過是借天象說人事。你若當回事,它便成了刀,你若不當回事,它便只是一陣風。”

“可這風,明顯是衝我來的。”李景隆眯起眼,眸中閃過一絲寒芒,“陛下急召我回京,卻又不準進城,明擺著是信了幾分。”

“他若真信,今日便不會輕易放你離開。”徐輝祖神色鄭重,轉頭看他,眼中帶著些許期許,“天象之說,陛下並不像太祖當年那般深信不疑。”

“是嗎?”李景隆輕哼一聲,不自覺握緊了雙拳,“就怕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借這事打壓我,只因我在北境立下赫赫戰功。”

正如他當初所想,這場仗,無論輸贏,等待他的結局都難以預料。

伴君如伴虎,從來都不是戲言。

聽了這話,徐輝祖陷入了沉默。他也實在找不出理由再為天子開脫。

此次北境平亂,寒心的又何止李景隆一人。

石橋上霎時安靜下來,三人誰都沒有說話,靜得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

良久,李景隆才打破沉默:“想當年年少輕狂時,我與陛下曾同遊棲霞山。他還說,這山裡的楓葉,像極了我們年少時披的甲冑。”

“可時過境遷,當年的情誼,未必人人都記得。”

“不對,或許有人記得,只是他早已沒了自由,被禁錮在那高牆深宮裡,怕是再無出頭之日了。”

不知不覺間,他竟想起了那個為自己抄了半部《孫子兵法》的落魄皇孫,心裡琢磨著,或許該找個機會進宮去見一見了。

“有些話,還是別在人前提起為好。”徐輝祖眉頭微蹙,擔憂地看了李景隆一眼。

他能感覺到,李景隆心底藏著深深的失望,那失望裡,或許還裹著一種難以言說的憤怒...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